农村土地复垦,XX然村上房屋拆除补偿方式有几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农村的宅基地上房屋拆迁一般存在几种情形:新农村建设、城中村改造、行政村合并和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征收补偿。农村的宅基地上房屋拆迁补偿是房和地的分开补偿,“分开补偿”是指土地补偿和地上附着物补偿的分离。新农村建设1.新农村建设是指不改变农村集体土地的性质,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经民主表决同意,建设重新规划的新民居,拆除宅基地上房屋并给予适当补偿。此类拆迁补偿的合理标准:村民现有居住合法建筑的面积不得减少,生活水平不因此下降。2.新农村建设不会撤销农村建制。被拆迁人可以在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中心村或居民点范围内申请宅基地新建住房,并获得相应的货币补偿。行政村合并的房屋拆迁1.《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八条规定:村民委员会根据村民居住状况、人口多少,按照便于群众自治的原则设立。村民委员会的设立、撤销、范围调整,由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提出,经村民会议讨论同意后,报县级人民政府批准。由此可见,行政村合并的前提是,“经村民会议讨论同意”后政府履行批准手续。所以,合并行政村必须事先经过村民会议讨论同意。2.行政村合并一般要撤销两个或者多个村建制。被征地的村或者村民小组建制撤销的,以及建制虽然不撤销,但不具备易地建房条件的,被拆迁人可以选择货币补偿,也可以选择与货币补偿金额同等价值的产权房屋调换。它的具体计算是:(被拆拆除房屋建安重置单价结合成新+同区域新建多层商品住房每平方米建筑面积的土地使用权基价+价格补贴)×被拆除房屋的建筑面积。城中村改造城中村改造是指村民的身份已变为城镇居民,村民的宅基地业已变为国有,但是原有土地没有经过合法的征收补偿程序。在城中村改造中,拆除村民原有的宅基地上房屋,应要对宅基地进行集体土地变为国有土地的补偿,房屋也要按照现有用途参照周边同类房产的价格给予补偿或者安置。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农村旧房拆除复垦补偿标准如下:基地具有复垦为耕地的条件;属于避险解困的帮扶对象,符合农村复垦条件;权属清晰无争议,有合法权属证明;主体房屋保留完整,为建设用地,符合土地利用现状分类;符合其他复垦政策要求。
-
-
农村拆旧复垦补偿标准
拆旧复垦补偿款按每户宅基地实际面积补偿。宅基地使用权补偿参照同期征地土地补偿费标准,按照1.2万元/亩对退出宅基地面积(包括宅基地附属用地)给予一次性补偿。
2020.11.15 885 -
-
农村土地复垦补偿标准
农村土地复垦补偿标准不仅是土地补偿,还有土地附着物补偿。具体标准如下:1。一次性补偿:1、2万元/亩;2、宅基地使用权补偿:1、8万元/亩;3、结构(附属)附着物的补偿标准。《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条征
2021-12-23 15,340 -
农村房子土地复垦补偿标准
复垦补偿标准农村土地复垦补贴不仅仅只是土地的补偿,还有土地上附着物的补偿,具体标准如下: 1、一次性补偿: 1.2万元亩; 2、宅基地使用权补偿:1.8万元亩; 3、构(附)着物补偿标准。《土地管理法
2022-05-28 15,340 -
农村房屋拆迁补偿方式有几种
农村房屋拆迁补偿方式有三种:第一种是政府重新给你划一块宅基地,把建房子的成本费用补偿给你,你自己建房子;第二种就是产权置换,政府修安置房,按照一定置换比例,分配给你们相应面积的安置房;第三种就是一次性
2022-03-13 15,340 -
农村房屋拆迁补偿有几种方式
农村房屋拆迁一般有三种补偿配置方式,第一种是重新安排宅基地建设。也就是说,农村房屋被征收后,经自然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计划部门批准,村集团在附近或村集中计划区设置住宅基地,由被征收人重建住宅。二是提供安
2021-10-01 15,340
-
01:08
农村房屋宅基地补偿农村房屋宅基地,一般有以下的三种补偿,具体如下: 1、房屋补偿费,用于补偿被拆迁房屋所有权人的损失,以被拆迁房屋的结构和折旧程度划档,按平方米单价计算; 2、周转补偿费,用于补偿被拆迁房屋住户临时居住房,或自找临时住处的不便,以临时居住条件
1,722 2022.05.11 -
00:54
农村土房拆除政策怎么补助农村土房拆除政策补助标准如下:按标准规定,砖瓦房一平米补偿2400元,楼房补偿最高,一平米可享受3300元的补助。目前情况来看,大多享受的补贴都差不多在1900至2400左右。由于各地规定有所出入,所以享受补贴的金额均不等。也有一部分农民不
3,789 2022.04.17 -
01:05
土地复垦都有哪些补偿土地复垦有以下补偿:若将生产建设活动损毁的耕地、林地、牧草地等农用地复垦恢复原状的,退还已经缴纳的耕地占用税;若将历史遗留损毁和自然灾害损毁的国有土地复垦为耕地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给予补贴。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知,复垦补偿办法根据上级相
2,638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