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追诉时效如何确定如何规定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刑事追诉时效起算点的确定: 1、一般犯罪的追诉时效自犯罪之日起算; 2、如果是连续犯或继续犯,则应自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算; 3、如果在前罪犯罪追诉期限内犯新罪的,前罪的在追诉时效自犯后罪之日起算; 4、数罪并罚的,每个罪名都需要单独计算追诉时效期限,自犯罪行为开始之日起算。
《刑法》第八十九条 追诉期限从犯罪之日起计算;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在追诉期限以内又犯罪的,前罪追诉的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计算。 第六十九条 判决宣告以前一人犯数罪的,除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的以外,应当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执行的刑期,但是管制最高不能超过三年,拘役最高不能超过一年,有期徒刑总和刑期不满三十五年的,最高不能超过二十年,总和刑期在三十五年以上的,最高不能超过二十五年。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刑事追诉时效应根据《刑法》规定的法定最高刑进行确定。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不再追诉;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不再追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不再追诉;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不再追诉。
应这样确定刑事追诉时效: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犯罪,经过五年便不再追诉;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犯罪,经过十年便不再追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犯罪,经过十五年便不再追诉;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犯罪,经过二十年便不再追诉。
-
如何确定刑事追诉的追诉时效
刑事追诉时效依据法定最高刑而定。 1、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为五年; 2、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为十年; 3、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为十五年; 4、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
2020.11.19 130 -
如何确定刑事追诉的时效?
追诉时效确定如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七条规定,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
2020.12.18 140 -
刑事诉讼如何确定追诉时效
刑事诉讼追诉时效的期限要依据法定最高刑而定。 1、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为五年; 2、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为十年; 2、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为十年; 4、法定最高刑为
2020.07.28 297
-
如何确定刑事追诉时效
刑事诉讼时效起点计算如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诉讼期限从犯罪之日起计算;犯罪行为持续或者持续的,从犯罪行为终止之日起计算。追诉期限内再次犯罪的,从犯罪之日起计算前罪追诉期限。以下期限不再追诉:
2021-11-08 15,340 -
如何确定刑事追诉时效
刑事诉讼时效应根据刑法规定的法定最高刑确定。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五年后不再追诉;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十年后不再追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十五年后不再追诉;法
2021-11-23 15,340 -
如何确定刑事追诉时效?
追诉时效确定如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七条规定,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
2022-11-25 15,340 -
刑事追诉时效是如何确定
刑事追诉时效起算点计算如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追诉期限从犯罪之日起计算;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在追诉期限以内又犯罪的,前罪追诉的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计算
2023-01-22 15,340
-
01:16
如何确定合同无效
根据我国合同法的相关规定,有以下任一情形的合同属于无效: 1、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的合同; 2、存在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合同; 3、合同形式、内容、格式都合法,但其订立合同的目的是非法的合同; 4
3,118 2022.04.15 -
02:08
如何确定交通事故责任
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的相关规定,一般情况下,公安机关的交通管理部门应该根据交通事故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交通事故所起到的作用以及导致事故的过错的严重程度,再来确定事故当事人的责任并认定交通事故相关责任,在确定交通事故责任时有关部门必
2,487 2022.04.17 -
01:12
抚养权如何确定
抚养权的问题首先由夫妻双方结合子女意见协商决定,若协商不成,可起诉到人民法院,由法院判决。我国《民法典》对于子女抚养权归属的规定如下:1、两周岁以内的子女,一般随母亲生活;2、孩子一直随某一方生活,如果离婚后改为随另一方生活,对其生活习惯改
2,385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