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利贷合同怎么才算无效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高利放贷行为超出国家法律规定合同无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八十条规定:禁止高利放贷,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条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辟谣】 一方借的高利贷就属于夫妻共同债务? 真相:不是 解析: 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一方在另一方不知情的情况下借了高利贷,这个贷款是否属于夫妻共同债务,主要看夫妻间贷款的一方是否将贷的高利贷用于家庭生活或经营。如果是用于家庭生活或经营,那这个高利贷就属于夫妻共同债务,否则,则可以认定为贷款一方的个人债务。 【提醒】 放高利贷如何定罪? 1、单纯的放高利贷不构成犯罪,但是进行转贷牟利就可能会以高利转贷罪定罪处罚。 2、高利转贷罪是指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再高利转贷给他人,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的行为。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民间个人借贷利率由借贷双方协商确定,但双方协商的利率不得超过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金融机构同期,同档次贷款利率(不含浮动)的4倍,超过上述标准的,就应该被界定为高利贷借贷行为。高利贷活动中,高利借贷再高利转贷达到一定数额标准的即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以转贷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他人,且违法数额较大的构成高利转贷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构成集资诈骗罪;高利贷行为极易引发非法拘禁、绑架、伤害、诈骗等其它刑事犯罪;民间中介机构和个人合法收入的自有资金高息放贷的属民间借贷行为,如发生借贷纠纷,属民事调整范畴。
利率高于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四倍则是高利贷,合同中约定的超过法律范围的利息无效,借款人可以不予偿还,但是合理的本金及利息还是需要按时偿还。
-
高利贷的合同是否无效
当高利贷是超过正常贷款利率的借贷,则高利贷的合同,肯定是无效的,因为其不受国家法律的保护。据有关规定显示,在发生借贷时,贷款利率如果高出央行同期基准利率,将不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
2021.03.12 488 -
利率高于多少是高利贷,合同无效
利息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四倍的,就算是高利贷。对于超过部分的利息,当事人可以请求法院确认为无效,并且逾期的利息也不能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
2020.02.25 83 -
高利放贷合同是否无效
高利放贷合同不一定无效。法律禁止高利放贷,协商的利率不得超过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金融机构同期、同档次贷款利率(不含浮动)的36%,超过上述标准的不予支持。
2021.03.09 130
-
高利贷合同无效怎么办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规定,一方以欺诈、胁迫等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所形成的关系,应认定为无效。出借人明知借款人是为了进行非法活动而借款的,其借
2022-08-29 15,340 -
高利贷房贷合同无效怎么办?
我国现在一般把年利率超过36%的贷款叫做“高利贷”。 民间单纯的发放高利贷的行为不构成犯罪,只是高利贷约定的利息超过法律规定的部分无效,法院不予以支持。但如果借贷合同是合法有效的,应当受到法律保护,债
2022-07-21 15,340 -
怎么才算高利贷
现在放高利贷不算违法。只要对方接受就行。但是如果对方不还款你告到法院法院不受理。就是法院不帮助你要钱。但是如果变通一下;借八千写借一万这样法院就管了
2022-07-16 15,340 -
高利放贷合同是否无效
高利放贷行为超出国家法律规定合同无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八十条规定:禁止高利放贷,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条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
2022-06-11 15,340
-
01:37
怎么才算有效合同
合同是确认双方意思表示一致的协议,而只有依法成立的合同,才对双方当事人具有法律效力。根据我国合同法和民法典的规定,对于依法成立的合同,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因此,在订立合同过程中,当事人必须注意有效合同的构成要件
1,211 2022.04.17 -
01:20
怎么样的合同才算有效合同
一份具备法律效力的合同,应当满足以下条件: 第一,双方当事人应当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无效; 第二,双方当事人具有订立合同的真实意思,即意思表示应当真实,以虚假的意思表示订立的合同无效; 第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
1,259 2022.04.17 -
01:19
怎样才算有效合同
合同效力是指,依法成立的合同所产生的法律后果。判定合同是否有效的依据,是合同是否符合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条件。合同的有效要件主要包括,一是当事人必须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由于民事法律行为以意思表示为基础,并以产生一定法律效果为目的,因此合同
1,265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