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议离婚中一方反悔的话怎么处理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协议离婚当事人一方反悔的处理办法如下: 1、一方又不同意离婚的,法院不予受理。双方要恢复婚姻关系的,重新向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复婚登记。 2、一方对离婚协议中的财产分割内容反悔的,可以在一年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撤销,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3、一方对子女的抚养权要求变更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受理后,经审理未发现订子女抚养协议时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或者不具有变更子女抚养权的正当理由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驳回当事人的诉讼请求。 4、抚养子女一方要求增加抚养费的,可以向法院起诉。法院可根据当地生活标准,结合当事人的给付能力,做出决定。 5、《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三条,离婚后,男女双方自愿恢复婚姻关系的,应当到婚姻登记机关重新进行结婚登记。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协议离婚后反悔的,可以就财产分割或子女抚养权问题等提起诉讼,但不能就已经解除的夫妻关系提起诉讼。我国法律规定,登记离婚后当事人因履行财产协议等发生纠纷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协议离婚后一方反悔的,应当向原婚姻登记机关申请解决。由婚姻登记机关根据当事人申请的具体情况和理由,作出相应处理。如果当事人一方想夫妻重归于好,另一方也表示同意的,双方可以共同到一方户籍所在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复婚登记。
-
反悔离婚协议的怎么处理
看具体情况。男女双方协议离婚后一年内就财产分割问题反悔,请求变更或者撤销财产分割协议的,法院应当受理。法院审理后,未发现订立财产分割协议时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的,应当依法驳回当事人的诉讼请求。因此,离婚协议可以反悔,但要在离婚后一年内向法院
2021.02.25 108 -
协议离婚一方反悔离婚如何处理
离婚协议是夫妻双方就婚姻关系的解除、孩子的抚养、夫妻共同财产、债务的分割等问题达成的协议。离婚协议是当事人平等协商的结果,具有民事合同性质,但其以解除婚姻关系为先决条件。所以,离婚协议并不是自双方签字之日其生效,而是以双方到婚姻登记机关领取
2021.02.02 134 -
离婚协议签了一方反悔了怎么处理
离婚协议一方反悔的,对方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自愿签的财产分割协议,对双方都有约束力。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通过诉讼重新划分。离婚后一年内双方对财产分割问题有异议的,人民法院受理变更或解除财产分割协议的请求。但是经法院审理,认为订立财产分割协议
2022.05.13 302
-
离婚协议中一方反悔的话财产如何处理
根据我国民法典以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夫妻双方协议离婚后就财产分割问题反悔的,应当自协议离婚后一年内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变更或者撤销财产分割约定,人民法院审理后,若发现订立财产分割约定时存在欺诈、
2022-11-26 15,340 -
离婚协议中房产一方反悔怎么处理
根据我国民法典以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夫妻双方协议离婚后就财产分割问题反悔的,应当自协议离婚后一年内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变更或者撤销财产分割约定,人民法院审理后,若发现订立财产分割约定时存在欺诈、
2022-10-13 15,340 -
协议离婚中一方反悔怎么办
协议离婚当事人一方反悔的处理办法如下: 1、一方又不同意离婚的,法院不予受理。双方要恢复婚姻关系的,重新向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复婚登记。 2、一方对离婚协议中的财产分割内容反悔的,可以在一年以内向人民法院
2022-12-04 15,340 -
离婚协议书中一方反悔怎么办?
登记离婚时双方自愿签订的财产分割协议,对双方均有约束力。但一定条件下可以提起通过诉讼重新分割。 1、情况一:离婚后,对财产分割后悔 男女双方协议离婚后一年内就财产分割问题反悔,请求变更或者撤销财产分割
2022-12-06 15,340
-
01:06
协议离婚后一方反悔该如何处理协议离婚,即离婚时男女双方通过签订离婚协议自愿离婚,离婚协议自双方签字并办理离婚登记之日起生效。如果协议离婚后一方反悔,另一方有权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法院判令反悔方继续履行离婚协议,经法院判决后,如对方仍然拒绝履行离婚协议的,可申请法院强制
966 2022.04.17 -
01:30
协议离婚后一方反悔应该怎么办登记离婚时双方自愿签订的财产分割协议,对双方均有约束力。但一定条件下可以提起通过诉讼重新分割。男女双方协议离婚后一年内就财产分割问题反悔,请求变更或者撤销财产分割协议的,人民法院会受理。但是人民法院在审理后,发现不存在订立财产分割协议时有欺
1,047 2022.04.15 -
00:55
协议离婚后一方反悔如何解决离婚协议签字后,一方反悔,不肯继续登记离婚的,建议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因为双方仅仅是私下达成了书面离婚协议,还没有到民政部门办理登记离婚的,夫妻双方仍然存在着合法有效的婚姻关系。如果这时候一方反悔,民政部门就不会承认协议离婚的有效性。因
1,021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