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婚生子女可以获得抚养费么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根据《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实施)第1071条规定,“非婚生子女享有婚生子女的同等权利,任何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视。不直接抚养非婚生子女的生父或生母,应当负担子女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直至子女能够独立生活为止”。该条所说的“非婚生子女”是指没有婚姻关系的男女所生的子女,俗称“私生子”。非婚生子女的出生,其本身没有过错,因此,享有以下权利:(l)要求生父母对其抚养教育的权利。如果生父母或其中一方不履行抚养教育义务,未成年的、不能独立生活的非婚生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和教育费的权利。(2)非婚生子女的姓名权。在非婚生子女无认知能力时,由其生父生母协商确定。在其有认知能力时,自己可以做出选择。(3)非婚生子女有受生父母保护的权利。(4)非婚生子女与其生父母的婚生子女有同等继承其生父母遗产的权利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一条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视。 不直接抚养非婚生子女的生父或者生母,应当负担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的抚养费。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非婚生子女当然可以获得孩子抚养费。非婚生子女与婚生子女享有一样的权利,所以如果父亲或者母亲不支付抚养孩子的,孩子可以从这一方获得抚养费。 而且法律对此明确规定,不直接抚养非婚生子女的生父或者生母,应当负担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的抚养费。
(一)双方协商:双方可以就孩子的抚养费自行进行协商,也可签订抚养协议。 (二)起诉途径:双方协议不成可以起诉至法院,只要证明孩子是男方亲生即可。虽为非婚生子女仍然按男方的亲生子女来处理。
-
非婚生子可以获得抚养费吗?
非婚生子也有权获得抚养费的。根据相关规定,非婚生子女与婚生子女的权利是一样的,也可以要求父母支付抚养费,一般也是不直接抚养的一方支付,如果不支付的,子女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支付。
2021.03.31 72 -
非婚生子可以获得抚养费吗
非婚生子可以获得抚养费,非婚生子女与婚生子女的权利是一样的,也可以要求父母支付抚养费,一般也是不直接抚养的一方支付,如果不支付的,子女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支付。
2021.01.19 86 -
非婚生子女能获得抚养费吗
非婚生子女同婚生子女一样,同是父母双方的子女,应由父母双方共同承担抚养教育的义务。 非婚生子女与婚生子女享有同等的权利,任何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视。因此男女双方对在同居生活期间生育的子女都有抚养的义务。 父母双方负担非婚生子女抚养费的标准如下
2021.03.20 101
-
非婚生子女可以获得抚养费吗
根据《民法典》第25条规定,“非婚生子女享有婚生子女的同等权利,任何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视。不直接抚养非婚生子女的生父或生母,应当负担子女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直至子女能够独立生活为止”。该条所说的“非婚生
2022-05-11 15,340 -
非婚生子女可以获得抚养费吗?
根据《民法典》第25条规定,“非婚生子女享有婚生子女的同等权利,任何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视。不直接抚养非婚生子女的生父或生母,应当负担子女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直至子女能够独立生活为止”。该条所说的“非婚生
2022-06-01 15,340 -
非婚生子女可以获得孩子抚养费吗?
《婚姻法》第25条规定,“非婚生子女享有婚生子女的同等权利,任何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视。不直接抚养非婚生子女的生父或生母,应当负担子女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直至子女能够独立生活为止”。该条所说的“非婚生子女
2021-06-10 15,340 -
非婚生子女可获得抚养费吗?
根据《婚姻法》第25条规定,“非婚生子女享有婚生子女的同等权利,任何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视。不直接抚养非婚生子女的生父或生母,应当负担子女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直至子女能够独立生活为止”。该条所说的“非婚生
2021-04-18 15,340
-
00:56
非婚生子女怎么起诉抚养费
非婚生子女起诉抚养费的规定如下: 1、未缔结婚姻关系所生子女为非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任何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视; 2、起诉对方索要非婚生子女抚养费,那么首先要有证据证明亲属关系。根据法律规定,一方请求确认亲子关系,并
926 2022.10.08 -
01:18
非婚生子女抚养费是多少
非婚生子女拥有与婚生子女同样的权利,其抚养费标准也可以参考法律对于婚生子女的相关规定。根据相关司法解释,子女的抚养费给付标准主要有以下三点:1、当事人有固定收入的,抚养费一般按其月收入的百分之二十到三十的标准给付;2、如果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
991 2021.03.24 -
01:18
非婚生子女抚养费起诉状怎么写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民事起诉状中应当列明下列事项:1、原告和被告的基本信息。主要包括原被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身份证号码、工作单位、住址以及联系电话、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等信
2,040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