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民事欺诈怎么办?
民事欺诈行为导致的法律后果是民事行为无效,从行为开始就没有法律约束力,可以据此要求欺诈方赔偿损失。 民事欺诈行为是指在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过程中,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做出错误的表示的行为。
2021.04.25 128 -
-
民事欺诈罪如何解决
民事欺诈行为导致的法律后果是民事行为无效,从行为开始就没有法律约束力,涉嫌诈骗罪的,需要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
2023-07-08 15,340 -
合同欺诈怎么解决
第二百二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或者,并处或者单处;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022-08-26 15,340 -
怎么解决合同欺诈
1、返还财产。对以虚假身份等形式进行买卖合同欺诈所得的财产,欺诈人负有返还给被欺诈人的义务。例如:欺诈所得的是实物,欺诈人已将实物出卖的,而且该实物已经不可能再追回,欺诈人则需要返还相当于原物的价款。
2023-06-21 15,340 -
民事欺诈罪怎么处理
民事欺诈行为导致的法律后果是民事行为无效,从行为开始就没有法律约束力,涉嫌诈骗罪的,需要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
2023-06-28 15,340
-
01:27
民事欺诈要不要坐牢民事欺诈一般情况下不用坐牢,但是特殊情况下,行为人可能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因此需要坐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可知,欺诈是指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签订合同,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同
4,306 2022.04.17 -
01:20
什么是欺诈罪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没有欺诈罪,只有诈骗罪。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达到诈骗罪既遂,需满足以下要求:犯罪人实施欺骗行为,使得受骗人产生错误认识,受骗者基于错误认识而处分财产,犯罪人或第三者因此取得财产,最后受
1,243 2022.04.15 -
01:02
欺诈罪和诈骗罪的区别欺诈和诈骗罪的区别如下:欺诈是民事行为,民事欺诈行为一般来讲是用夸大事实或虚构部分事实的办法,借以创造履行能力而为欺诈行为以诱使对方陷入认识错误并与其订立合同,通过履行约定的民事行为,以达到谋取一定利益的目的。诈骗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具体
1,683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