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案件立案后何时开始审理?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根据我国法律,并没有规定开庭的具体时间。只要仲裁庭在开庭五日前通知当事人,自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仲裁就是符合程序的。仲裁的法定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阶段: 1. 受理阶段 仲裁程序是以当事人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为起始。仲裁委员会收到当事人提交的仲裁申请书后,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在收到仲裁申请书之日起五日内向申请人发出受理通知书,同时向被申请人发出仲裁通知书及附件。双方当事人在收到受理通知书或仲裁通知书后,应当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 申请人须在规定的期限内预交仲裁费用,否则将视为申请人撤回仲裁申请。 - 被申请人可在仲裁通知书规定的期限内向仲裁委员会提交书面答辩书。 - 分别做好证据材料的核对及整理工作,必要时可提交补充证据。 - 及时提交仲裁员选定书、法定代表人证明书、详细写明委托权限的授权委托书等有关材料。 - 在被申请人下落不明的情况下,申请人应主动查找其下落,并向仲裁委员会提交被申请人的确切住所,否则将影响仲裁程序进行。 - 被申请人若要提出仲裁反请求,则必须在仲裁规则规定的期限内提出。 2. 组庭阶段 双方当事人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约定仲裁庭的组成方式和选定仲裁员。若当事人在规定的期限内未能约定仲裁庭的组成方式或者选定仲裁员的,由仲裁委员会主任指定。仲裁庭组成后,仲裁委员会向双方当事人发出组庭通知书。当事人在收到组庭通知书后,对仲裁员的公正性有怀疑时,可以在首次开庭前提出回避申请,同时应当说明理由。若回避事由在首次开庭后知道的,可以在最后一次开庭终结前提出。因回避而重新选定或指定仲裁员后,当事人可以请求已进行的仲裁程序重新进行,是否准许,由仲裁庭决定。 3. 开庭审理阶段 仲裁委员会应当在仲裁规则规定的期限内将开庭日期通知双方当事人。当事人在收到开庭通知书后,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 当事人若确有困难,不能在所定的开庭日期到庭,则可以在仲裁规则规定的期限内向仲裁庭提出延期开庭请求,是否准许:由仲裁庭决定。申请人经书面通知,无正当理由不到庭或未经仲裁庭许可中途迟庭的,视为撤回仲裁申请。被申请人经书面通知,无正当理由不到庭或者未经仲裁庭许可中途退庭的,仲裁庭可以缺席裁决。 - 在庭审过程中,当事人享有进行辩论和表述最后意见的权利。 - 双方当事人应当严格遵守开庭纪律。 当事人申请仲裁后,有自行和解的权利。达成和解协议的,可以请求仲裁庭根据和解协议作出裁决书,也可撤回仲裁申请。在庭审过程中,若双方当事人自愿调解的,可在仲裁庭主持下先行调解。调解成功的,仲裁庭依据已达成的调解协议书制作调解书,当事人可以要求仲裁庭根据调解协议制作裁决书。调解不成的,则由仲裁庭及时作出裁决。仲裁庭对专门性问题认为需要鉴定的,可以交由当事人共同约定的鉴定部门鉴定,也可以由仲裁庭指定的鉴定部门鉴定,鉴定费用由当事人预交。 4. 裁决阶段 仲裁庭在将争议事实调查清楚、宣布闭庭后,应进行仲裁庭评议,并按照评议中的多数仲裁员的意见作出裁决。若仲裁庭不能形成多数意见时,则按照首席仲裁员的意见作出裁决。在裁决阶段,双方当事人享有以下几项权利: - 有权根据实际情况,要求仲裁庭就事实已经清楚的部分先行裁决。 - 在收到裁决书后的三十日内,当事人有权对裁决书中的文字、计算错误或者遗漏的事项申请仲裁庭补正。 - 双方当事人在收到裁决书后,应当自觉履行仲裁裁决。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人民法院审理 第二审行政案件。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应当直接报请高级人民法院批准,同时报中级人民法院备案,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至裁判宣告之日止的3个月内作出 第一审判决《行政诉讼法》与《最高法院解释》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行政案件的审理期限是这样规定的。但是。基层人民法院申请延长审理期限,应当在收到上诉状之日起至裁判宣告之日止的两个月内作出终审判决。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需要延长的,鉴定、处理管辖争议或者异议以及中止诉讼的时间不计算在审理期限内
刑事案件案外人再审程序的启动,需要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案外人只能对原判决、裁定、调解书所确定的执行标的物申请再审,并且还是在无法另行起诉的情况下。
-
报警立案后多久开始侦查案件
通常情况下,公安机关接到报案以后的7天之内,会通知报案人是否要立案侦查,立案侦查是有条件限制的,如果不构成犯罪或者不属于公安机关管辖。立案后抓捕犯罪嫌疑人的期限没有规定。逮捕嫌疑人之后的侦查期限,一般是2个月,特殊情况下经依法批准可以延长1
2020.04.04 816 -
如何理解仲裁立案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向法院申请对仲裁裁决不予执行的,申请的材料包括申请书、裁决书、申请人身份证明、相关证据等。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办理仲裁裁决执行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 第二条当事人对仲裁机构作出的仲裁裁决或者仲裁调解书申请执行的
2024.05.11 19 -
审理好民事案件后又开始发回重审
发回重审制度是民事诉讼程序确立的一项重要制度。发回重审是二审法院经过对一审上诉案件审理认为一审法院的判决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或者一审判决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或者一审判决遗漏当事人、诉讼请求等四种事由;由二审法院作出撤销一
2020.06.01 291
-
仲裁立案后多久开庭仲裁多久开庭什么时候立
劳动仲裁到开庭为止的最晚是25天。《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受理,并通知申请人;认为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
2021-10-19 15,340 -
仲裁案件的审理时效有何规定
1、仲裁案件的审理期限通常情况下为四十五日,特殊情况下最长不超过六十日。 2、仲裁委员会在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审查是否符合受理条件,从受理之日起计算审理期限。
2022-11-07 15,340 -
法院立案后开庭审理案件多长时间可以立案
1、人民法院在立案后,一般在五十日左右的举证期限后即可以开庭审理。 2、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 3、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
2022-11-04 15,340 -
过年后什么时候开始受理案件案件
如果从现在开始你就着手要去法院立案了,这样就能排到年头比较早的时候了。
2022-10-17 15,340
-
01:06
劳动仲裁立案后下一步是什么劳动仲裁立案后下一步是调解,开庭,裁决,申请执行。在申请劳动仲裁时,立案时需要携带仲裁申请书,身份证复印件,用人单位的工商登记信息等材料。在立案之后开庭,调解,调解不成,仲裁委员会会下达仲裁裁决书。申请劳动仲裁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第一,当事
4,841 2022.05.11 -
01:02
一般刑事案件立案后处理时间是多久一般刑事案件立案后处理时间是多久,要按照实际情况来定。 目前我国并没有具体规定,多长时间公安机关必须立案,如果被害人认为公安机关对应当立案侦查的案件而不立案侦查,可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人民检察院应当要求公安机关说明不立案的理由,公安机关应当
2,424 2022.05.11 -
01:05
民事案件开庭审理流程民事案件开庭审理流程,具体步骤如下:1、起诉方需要撰写民事起诉状,根据被告的人数提供起诉状的副本;2、起诉状准备好后,起诉方需要到管辖区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会审核收到的资料和证件,符合条件的,会发放立案通知书。起诉方需要到立案庭预交
4,336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