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登记可否显示二次离婚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离婚能够协议离婚或者诉讼离婚:协议离婚:两方就离婚、小孩抚养、财产与债务处置等问题达到一致意见后,到夫或妻户口所在地的民政局登记离婚。带各自的身份证、结婚证、户口本,照片,离婚协议。诉讼离婚:向另一方所在地法院诉讼离婚,需要提交身份证、结婚证、诉讼状。 1、诉讼离婚的法定要求是以夫妻感情确已破碎,如果感情无破碎或者尚未完全破碎,还能够维持,有和好的可能,即使一时调解无效,也不能允予离婚
《婚姻法》第三十二条【离婚诉讼】男女一方要求离婚的,可由有关部门进行调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议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感情确已破碎,调解无效,应允予离婚。有下列情形之一,调解无效的,应允予离婚: (一)重婚或有另一半者与他人同住的; (二)实施家庭暴力或凌虐、抛弃家庭人员的; (三)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的; (四)因感情不和分家满二年的; (五)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碎的情形。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议离婚诉讼的,应允予离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不会。两次离婚以后再结婚,户口本登记栏变更为“已婚”。一般,户口本上婚姻状况一栏,只有三种显示方式:未婚、已婚、离异。即使是再婚的,也是显示已婚。但是,户籍管理系统不会自动生成,需要当事人自己申报。如果结婚后自己不主动去户籍登记机关办理变更手续的话,在户口本上仍会显示离异;而如果想去变更也积极的变更自己的登记信息,可以拿上相关证明手续去记籍所在地派出所户籍窗口办理变更信息登记的。变更后在婚姻一栏里只显示已婚。
第三次结婚是不显示三婚的。只会显示已婚。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当事人自愿缔结婚姻关系的,应当办理结婚登记,且需要申报变更户籍婚姻状况。户口簿的婚姻状态显示一般仅包括未婚、已婚、离异、丧偶四种。
-
第三次结婚显示三婚么
第三次结婚是不显示三婚的。每个人结婚的次数都是属于个人的隐私,所以像民政局这些地方,他们在登记前会对新人咨询一些相关的事,但是并不会告诉另一方婚姻的次数,也不会说离婚的次数。并不会告诉对方是二婚或者是三婚,户口本上也不会显示三婚字样,只会出
2021.04.29 1,203 -
离两次婚第三次结婚证会显示三婚吗
离婚两次再婚结婚证上是不会显示三婚的。结婚证上不会显示结婚的次数,只会显示已婚。结婚的次数属于婚姻登记机关的内部信息,是属于当事人的隐私,婚姻登记机关是不会把当事人的隐私泄露出去的。
2020.03.14 668 -
-
结了两次婚第三次结婚登记证有显示吗
不会。两次离婚以后再结婚,户口本登记栏变更为“已婚”。一般,户口本上婚姻状况一栏,只有三种显示方式:未婚、已婚、离异。即使是再婚的,也是显示已婚。但是,户籍管理系统不会自动生成,需要当事人自己申报。如
2021-12-13 15,340 -
再婚登记会显示离婚几次吗
不会的,虽然再婚登记时会显示离婚的记录,但是工作人员不会告知离婚的记录。离婚的人再结婚的需要带双方身份证、户口簿、离婚证到当地民政局办理结婚手续。通常,如果男女双方原系夫妻关系,通过民政局离婚登记后现
2022-05-28 15,340 -
第二次登记结婚不出示离婚证可以吗
不可以。 第二次结婚是需要带离婚证的,这和办理结婚证需要携带的资料要求有关,办理结婚证需要以下材料。办理结婚登记的内地居民应当出具: (一)本人的户口簿、身份证; (二)本人无配偶以及与对方当事人没有
2022-05-29 15,340 -
离婚两次结婚登记会不会显示
不会的,结婚证是统一的,无论之前的婚姻状况怎样也不会显示在结婚证上。在办理结婚证时,再婚当事人需要有离婚证书或解决夫妻关系证明或法院调解书或法院离婚判决书任一即可。如果想再婚,户口本上的婚姻状态还是“
2022-05-28 15,340
-
00:57
第一次原告撤诉第二次能离婚第一次原告撤诉第二次不一定能离婚。是第一次起诉离婚,经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双方又分居满一年,一方再次提起离婚诉讼的,应当准予离婚。对于原告第一次起诉离婚撤诉的,属于没有经过审判环节的情形,不属于上述第二次起诉离婚应当离婚的情况。若双方达
2,697 2022.04.17 -
01:11
第一次判决不离婚多久可以第二次起诉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在离婚诉讼中,如果第一次判决不准离婚的,没有新的事实、理由,原告在六个月内不能向法院再次起诉离婚,否则法院不会受理。也就是说,第一次诉讼判决不准离婚的六个月以后,原告可以第二次起诉,但是被告没这个限制,如果
2,754 2022.04.15 -
01:28
离婚第二次起诉时间在离婚纠纷案件中,当事人不服一审判决的,可以在收到一审判决书起十五天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如果上诉法院在审理后,认为一审法院的判决有误的,会依法撤销判决或者改判。上诉所需的资料有:上诉状、个人身份证件、相关证据材料、一审判决书等。其
2,082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