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非国家公务员犯罪立案标准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的立案标准规定如下: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第八条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或者在经济往来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数额在五千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刑法》第一百八十四条 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在金融业务活动中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或者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依照本法第一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职务犯罪的立案标准一般有: 1、职务犯罪的主体包括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2、贪污罪和受贿罪的立案金额为:三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应当认定为数额较大;挪用公款罪的立案金额为: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营利活动或者超过三个月未还,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职务侵占罪的立案金额为六万元以上。
全国盗窃罪法律拟制立案标准: 1、个人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1000元至3000以上的,为“数额较大”; 2、个人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30000至100000元以上的,为“数额巨大”; 3、个人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300000至500000元以上的,为“数额特别巨大”。
-
非国家工作人员贪贿犯罪立案标准
非国家工作人员贪贿犯罪立案标准: 1、侵犯的对象是复杂的对象。既侵犯了公共财产的所有权,又侵犯了国家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的正常活动和职务的廉洁性,但主要侵犯了职务的廉洁性; 2、客观上表现为利用职务之便,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
2022.07.02 544 -
非国家人员行贿罪立案标准
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以财物,个人行贿数额在一万元以上的,单位行贿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根据《关于办理行贿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规定,为谋取不正当利益,向国家工作人员行贿,
2020.11.29 160 -
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行赂罪立案标准
对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以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020.02.19 125
-
非国家公务人员立案标准
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的立案标准规定如下: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第八条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
2023-01-31 15,340 -
非国家公务人员立案标准是什么
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的立案标准如下: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追诉标准的规定》第八条。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或
2021-11-02 15,340 -
关于买卖国家机关公文罪的立案标准
根据《刑法》第280条第l款的规定,伪造、改造或买卖国家机关的公文、证明书、印鉴的,必须立案。本罪是行为犯,行为者实施伪造、改造或买卖国家机关文件、证明书、印鉴行为,原则上构成犯罪,应立案追究。
2021-11-13 15,340 -
非国家机关行贿罪立案标准
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以财物,个人行贿数额在一万元以上的,单位行贿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根据《关于办理行贿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规定,
2022-06-04 15,340
-
01:03
非国家工作人员贿赂罪立案标准
首先,需要明确的一点是,法律并没有明文规定非国家工作人员贿赂罪这一罪名,而是规定了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关于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这一罪名而言,行为人如果主观上具有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的目的,客观上实施了给予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以
2,361 2022.04.17 -
00:48
关于盗窃罪的立案标准
首先对于盗窃案件,无论盗窃的金额多少,公安机关凡是接到报警的,都应该受理,登记,并且认真的查处。如果达到了盗窃罪立案的标准,那么就要依法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每个地方的盗窃罪的立案标准是不一样的。具体的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法院,检察院,
1,693 2022.04.17 -
01:19
犯非法吸收公共存款罪立案标准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立案标准,主要从犯罪构成的要件方面来考虑: 1、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金融管理秩序,还给广大储户和公众带来了风险,造成财产损失。 2、在客观方面,行为人实施了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的行为。非法吸收公众
569 2022.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