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外财产保全是怎么解除的?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涉外财产保全多见于海事案件。在海事诉讼中,常涉及财产的扣押和船舶的扣押。如扣押后无人监督,很可能被人破坏或驶离港口。为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民事诉讼法》第255条规定:“人民法院决定保全的财产需要监督的,应当通知有关单位负责监督,费用由被申请人承担。”1、财产保全因下列情形而得到解除:2、诉前保全措施采取后,申请人逾期未向人民法院起诉的;3、保全措施采取后,被申请人提供担保的;4、申请人主动撤回保全申请并经法院同意的;5、是其他需要解除财产保全的。财产保全解除由人民法院发布命令,该命令由执行员执行。《民事诉讼法》第254条规定:“申请有错误的,申请人应当赔偿被申请人因财产保全所遭受的损失。”当然,申请不当的赔偿范围仅限于财产保全所遭受的损失,而不是被申请人的全部损失。换言之,损害结果须与财产保全措施存在因果关系时方能赔偿,超越范围的赔偿也是对申请人权利的侵害。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涉外财产保全是指在可能因涉外民事诉讼当事人的行为或其他原因,使将来法院的判决或者仲裁不能执行或者难以执行时,人民法院根据申请人的申请或者依职权,责令被申请人提供担保或者扣押财产的一种制度。
-
涉外财产保全概念是什么呢
涉外财产保全,是指在涉外民事案件中因当事人一方的行为或其他原因,使将来的判决不能或难以执行时,人民法院根据一方当事人的申请,对他方当事人有关财产采取临时性强制措施的制度。
2020.08.13 127 -
财产保全解除有哪些情形怎样解除财产保全
以下情形财产保全可以解除:申请人在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后三十日内未依法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被申请人提供担保的;被申请人已主动将申请人请求的标的物提交人民法院保管的;裁定采取保全措施后被申请人自行履行义务的;申请人向人民法院声明放弃请求的
2020.09.12 269 -
财产保全解除的条件是什么
1、申请人撤销财产保全的申请; 2、被申请人已经履行义务; 3、在诉前财产保全中,申请人在法定起诉期间内不起诉。人民法院采取诉前财产保全措施后15日内,申请人应当尽快起诉。15日届满,申请人没有起诉的。
2020.06.10 314
-
涉外财产保全是怎么解除的
涉外财产保全多见于海事案件。在海事诉讼中,常涉及财产的扣押和船舶的扣押。如扣押后无人监督,很可能被人破坏或驶离港口。为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民事诉讼法》第255条规定:“人民法院决定保全的财产需要监督的
2022-05-25 15,340 -
涉外财产保全是怎样解除的?
涉外财产保全多见于海事案件。在海事诉讼中,常涉及财产的扣押和船舶的扣押。如扣押后无人监督,很可能被人破坏或驶离港口。为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民事诉讼法》第255条规定:“人民法院决定保全的财产需要监督的
2022-05-21 15,340 -
如何解除涉外民事诉讼中的财产保全?
涉外民事诉讼中财产保全是一种临时性的强制措施,在采取保全措施的法定原因消失后,人民法院无需再对被申请人的财产进行保全,应当及时解除保全措施。人民法院在下列情形下,应当解除财产保全: 第一,利害关系人起
2021-10-01 15,340 -
什么是涉外财产保全
涉外民事诉讼中的财产保全,是指在涉外民事诉讼中,人民法院对于可能因当事人一方的行为或其他原因,使判决不能执行或难以执行的案件,根据对方当事人的申请,采取扣押被申请人的财产等措施。 涉外财产保全,当事人
2022-06-13 15,340
-
01:06
财产保全是什么意思财产保全是人民法院对与案件有关的财物,所采取的强制性管理措施。分诉前保全和诉讼保全。适用于当事人一方可能转移、隐匿、毁灭有关财产造成利害关系人权益的损害,或使法院的判决难以执行等情况。可由当事人主动向法院申请,也可由法院依职权裁定。根据相关
9,132 2022.04.17 -
00:56
保全财产后怎么起诉保全财产后需要起诉的,当事人需要准备好起诉状和相关证据材料到法院立案登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可知,因情况紧急,债务人有转移财产的风险的,债权人可以先申请诉前财产保全。但是债权人在人民法院保全财产后三十日内应当依法起诉
1,538 2022.04.17 -
00:55
财产保全后怎样处理诉前财产保全,是指由利害关系人在起诉之前,向受诉法院提出申请。人民法院接受申请并裁定保全的话,如果申请人在30日以内不起诉的,即可以解除裁定保全。诉讼财产保全可以在起诉同时申请,也可以在起诉以后申请。人民法院可以责令申请人提供担保,申请人不
4,445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