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交还需要支付利息?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八十六条的规定,结合我市社会保险征缴业务流程,现对用人单位欠缴社会保险费加收滞纳金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滞纳金的计算规则自2011年7月1日起,对用人单位新发生欠缴的社会保险费,自欠缴之日起至用人单位申报补缴成功的前一日止,根据其欠缴金额按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由于我市采用当月申报,次月收款的征缴模式,因此,欠缴起始之日定为收款月的次月1日。例如:某用人单位2011年10月10日成功申报补缴当年7月份的社会保险费,正常的收款月应为当年8月份,则欠缴的起始之日为当年9月1日,因此用人单位除补缴7月份欠缴金额外,还应缴纳自9月1日起,至10月9日止共39天的滞纳金。用人单位补缴2011年6月份之前的基本养老保险费,仍按照“关于印发《关于贯彻实施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不需要。 自然人之间未约定利息的定期借款,出借人在约定期间内不享有利息的权利,借款人逾期或者无约定期限的借款,经催收后才有权要求借款人支付利息。 因此,在借条上没写利息的,如果债务人到期归还,是不能要利息的;如果债务人到期没有归还,在诉讼时效期间内自债权人向债务人主张权利时开始,可以要求债务支付银行同期存款利息。
退还保证金是需要支付利息的。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第五十七条第二款的规定,招标人应当在签订书面合同后5日之内,将投标保证金和同期银行存款的利息,退还中标人和未中标人。投标人未按规定退还投标保证金和同期银行存款利息的,行政监察部门可以处以罚款,造成损失的还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
退还保证金需要支付利息吗
退还保证金需要支付利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第57条第2款规定“招标人最迟应当在书面合同签订后5日内向中标人和未中标的投标人退还投标保证金及银行同期存款利息。因此,退还保证金包括利息。 若招标人不按照规定退还投标保证金及
2020.10.27 319 -
利息需要加倍支付吗
利息需要加倍支付。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延期履行期间债务利息的加倍支付,是指被执行人未在判决、裁定等法律文件规定的期限内履行支付金钱义务的,延期履行期间债务利息的加倍支付。有关法律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被执行人未在判决和
2022.04.15 310 -
借条未约定还需要支付利息吗?
借条未约定一般不需要支付利息。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的,视为没有利息;约定不明确的,按照当地或者当事人的交易方式确定;自然人之间借款的,视为没有利息。
2021.03.20 155
-
透支信用卡除要支付利息外,还需不需要支付
1、透支信用卡除要支付利息外,如果不能及时还款还要支付高额滞纳金及影响个人信用记录,恶意透支还会涉嫌构成信用卡诈骗罪。 2、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
2022-03-19 15,340 -
办信用卡除要支付利息外,还需不需要支付
1、透支信用卡除要支付利息外,如果不能及时还款还要支付高额滞纳金及影响个人信用记录,恶意透支还会涉嫌构成信用卡诈骗罪。 2、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
2022-04-19 15,340 -
信用卡除要支付利息外,还需不需要支付透支费
1、透支信用卡除要支付利息外,如果不能及时还款还要支付高额滞纳金及影响个人信用记录,恶意透支还会涉嫌构成信用卡诈骗罪。 2、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
2022-04-21 15,340 -
信用卡除了要支付利息外,还要不要支付利息
1、透支信用卡除要支付利息外,如果不能及时还款还要支付高额滞纳金及影响个人信用记录,恶意透支还会涉嫌构成信用卡诈骗罪。 2、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
2022-04-20 15,340
-
01:12
好友借款没有约定利息,还需要支付利息吗好朋友之间的借款,如果双方事先没有约定利息的话,根据法律规定视作双方是无息借贷。换句话说,如果双方事先没有在借贷合同中约定利息,出借人就不能主张对方支付利息。这主要根据了,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在审理民间借贷案件中,出台的司法解释第25条的规定。
1,671 2022.04.17 -
00:59
不应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不应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情况,具体如下: 1、劳动者主动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或者主动表示不续签原合同的,用人单位可以不支付经济补偿金; 2、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期限内,由于主管部门调动或转移工作单位而被解除劳动合同,未造成失业的,用人单位可以不
1,627 2022.04.17 -
01:20
经济补偿金最多支付几个月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向员工支付的经济补偿金最高不得超过144个月,按规定,如果员工个人的月度工资高于单位所在的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所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度平均工资的3倍,则用人单位在向员工支付经济补偿时,可按照职工的月
3,815 2021.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