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征地鱼塘补偿费怎么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具体的补偿标准是:其一、土地补偿费,按该鱼塘所在土地年产值的五倍计算;其二、附着物补偿费,即养殖鱼塘的水利设施等附着物的补偿,按照实际情况给予相应的补偿费用。《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条规定,征收土地的,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征收耕地的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征收耕地的土地补偿费,为该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六至十倍。征收耕地的安置补助费,按照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计算。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按照被征收的耕地数量除以征地前被征收单位平均每人占有耕地的数量计算。每一个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的安置补助费标准,为该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四至六倍。但是,每公顷被征收耕地的安置补助费,最高不得超过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十五倍。征收其他土地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参照征收耕地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标准规定。被征收土地上的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征收城市郊区的菜地,用地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新菜地开发建设基金。依照本条第二款的规定支付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尚不能使需要安置的农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增加安置补助费。但是,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总和不得超过土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三十倍。国务院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在特殊情况下,可以提高征收耕地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标准。
《土地管理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全民所有,即国家所有土地的所有权由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土地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国家依法实行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制度。但是,国家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划拨国有土地使用权的除外。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土地补偿费:征用集体所有鱼塘、藕塘按其年产值的四至六倍计算。年产值按该鱼塘被征地前三年平均年产值计算。价格按实际定购价和议价分别计算。被征土地上的青苗、林木、果树、房屋及其他设施等原有附着物补偿标准,由省辖市人民政府(地区行署)制定,报省人民政府批准执行;停产停业损失、鱼苗费等补偿,评估之后双方达成补偿协议即可。
对于征用鱼塘的补偿标准,按《土地管理法》的规定执行,可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关补偿标准。
-
政府征地鱼塘补偿费怎样算?
具体的补偿标准是:其 一、土地补偿费,按该鱼塘所在土地年产值的五倍计算;其 二、附着物补偿费,即养殖鱼塘的水利设施等附着物的补偿,按照实际情况给予相应的补偿费用。《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条规定,征收土地
2022-05-20 15,340 -
政府征地鱼塘补偿费如何算?
具体的补偿标准是:其 一、土地补偿费,按该鱼塘所在土地年产值的五倍计算;其 二、附着物补偿费,即养殖鱼塘的水利设施等附着物的补偿,按照实际情况给予相应的补偿费用。《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条规定,征收土地
2022-05-20 15,340 -
政府征收鱼塘补偿费怎么计算
具体的补偿标准是: 其一、土地补偿费,按该鱼塘所在土地年产值的五倍计算; 其二、附着物补偿费,即养殖鱼塘的水利设施等附着物的补偿,按照实际情况给予相应的补偿费用。
2022-05-21 15,340 -
如何计算政府征收鱼塘补偿费
具体的补偿标准是:其 一、土地补偿费,按该鱼塘所在土地年产值的五倍计算;其 二、附着物补偿费,即养殖鱼塘的水利设施等附着物的补偿,按照实际情况给予相应的补偿费用。《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条规定,征收土地
2022-05-24 15,340
-
01:17
国有出让土地政府提前征收怎么补偿
因为公共利益的原因,需要使用土地的,或者是为了实施城市规划进行旧城区改建,而需要调整使用土地的,经过批准之后,就能对国有土地使用权进行收回,同时给予土地使用权人适当补偿。 土地使用者合法得到的土地使用权,在出让合同约定的使用年限届满前,国家
500 2021.04.25 -
00:56
政府征地蔬菜大棚怎么赔偿
政府征地蔬菜大棚的赔偿如下:土地补偿费每亩在8000到10000元,安置补助费每亩23000元左右,合计下来每亩能有32000元左右的补偿费。温室大棚补偿:土地补偿费每亩27000元左右,安置补助费每亩68000元左右。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知
787 2022.05.18 -
01:31
政府强征土地怎么办
遭遇政府强制征地的解决办法有: 1、通过民事诉讼方式解决。当事人对于强征土地行为有异议的,或该协议签订过程中存在胁迫等手段,可以起诉撤销该协议、要求停止侵害、赔偿损失、恢复原状等; 2、可以通过行政复议方式解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行
2,646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