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向第三者追责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都没有明确规定因第三者介入导致的案件中第三者应承担何种法律责任。之所以如此规定,一方面考虑到有些第三者对于另一方有婚姻的事实并不知情,甚至第三者有时也是“受害者”,在此情况下追究他们的责任就不合情理;另一方面,婚姻的维系更多是婚姻当事者的义务,而婚姻中的矛盾在所难免,婚姻当事人因本着互谅互让的原则积极的调解夫妻关系。《婚姻法》第4条规定,夫妻应当互相忠实、互相尊重。但是此条规定的内容只是一个道德义务,不作为婚姻案件中追究过错方责任的法律依据。如果从第三者侵犯配偶权的角度来追究其责任,在法律上是行不通的。一个可能的途径是,第三者侵犯了婚姻中受害方的财产权。比如常见的,方给第三者购买的贵重物品;购买房屋等。这个时候收回该房可以不当得利为由要求第三者返还。当事人要想得到的支持,应该有足够充分的证据: (1)有证据表明第三者与配偶有不正当关系; (2)有证据表明第三者占有的财产是配偶出资购买或配偶所有的; (3)该出资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交通事故造成对方车辆受损属于财产损失的范围,依据相关法律的规定,第三者责任险可以对车损进行赔偿。事故发生后,被保险人或受益人应将保险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及损失情况,以最快的方式通知保险人,便于保险人及时核实及确认责任。
不能,如果夫妻双方因为第三者插足导致离婚,无过错方只能向自己的配偶索赔,而不能向第三者提出损害赔偿请求。 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一)重婚; (二)与他人同居; (三)实施家庭暴力; (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 (五)有其他重大过错。
-
向第三人追偿时
向第三人履行债务,即债务人本应向债权人履行债务,而由于债权人与债务人通过约定由债务人向第三人履行债务,但原债权人的地位不变。向第三人履行债务的合同也被称作为第三人利益订立的合同。
2021.01.08 377 -
离婚能追究第三者责任吗
离婚能追究第三者责任,但是有前提条件,如果第三者是明知对方有配偶与之结婚,或者以夫妻名义与他人同居生活的,能追究其法律责任,此行为构成重婚罪,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追究其刑事责任。
2020.01.21 506 -
第三者责任险的第三者是谁
第三者责任保险的第三者是除被保险人与保险人以外的,因保险车辆的意外事故致使保险车辆下的人员或财产遭受损害的受害方。保险车辆因意外事故致使第三者遭受人身伤亡或财产的直接损失,保险人依照保险合同的规定给予赔偿。第三者责任保险实施强制保险。
2020.09.13 443
-
怎样向第三者追责
《》都没有明确规定因第三者介入导致的案件中第三者应承担何种法律责任。之所以如此规定,一方面考虑到有些第三者对于另一方有婚姻的事实并不知情,甚至第三者有时也是“受害者”,在此情况下追究他们的责任就不合情
2022-08-27 15,340 -
第三者责任险怎么追加
在投保了第三者责任险的基础上方可投保车上人员责任险、车上货物责任险、无过失责任险、车载货物掉落责任险。 保险事故发生后,保险人按照《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规定的赔偿范围、项目和标准以及保险合同的约定在
2022-08-07 15,340 -
怎么追加第三者责任险
在投保了第三者责任险的基础上方可投保车上人员责任险、车上货物责任险、无过失责任险、车载货物掉落责任险。(喵喵保)
2022-08-16 15,340 -
汽车第三者责任险怎么追加
第三者责任险每次事故的最高赔偿限额是保险人计算保险费的依据,同时也是保险人承担第三者责任险每次事故赔偿金额的最高限额。每次事故的责任限额,由投保人和保险人在签订保险合同时按5万元、10万元、15万、2
2022-07-17 15,340
-
00:50
赃款流向第三人的能否追缴
赃款流向第三人的能否追缴,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第三人知道获得的财产是赃款,是可以向第三人追缴的;如果第三人不知道是赃款的,就无法向第三人进行追缴。这是因为第三人可以通过善意取得制度获得赃款的所有权,司法机关是无法进行追缴的,同时第三人
16,802 2022.05.11 -
01:28
第三者责任险是什么意思
第三者责任险是属于汽车商业险的范围之内的,实行的是车主自愿购买原则,主要是负责赔偿交通事故所引起的第三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即为被保险人或者其允许的合格驾驶人员在使用保险车辆过程时,如果发生意外事故,导致第三者出现伤亡或者财产的直接损毁的
191 2022.05.13 -
01:01
第三者责任险赔偿范围怎样
第三者责任险赔偿范围包括医疗费、护理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交通费、死亡伤残赔偿金等一切由于交通事故使受害人遭受人身和财产的损失。第三者责任险的全称是商业第三者责任保险,指驾驶人驾驶保险车辆中发生意外事故,致使第三者遭受人身或财产损害,
2,124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