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范涉嫌泄露个人信息罪立案侦查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防止个人信息泄露的方法有: 1、来路不明的软件不要随便安装。 2、使用智能手机时,不要修改手机中的系统文件。 3、不要随便参加注册信息获赠品的网络活动。 4、网购最好去大型购物网站。 5、设置高保密强度密码。 根据《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前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防止个人信息泄露的方法有: 1、来路不明的软件不要随便安装。 2、使用智能手机时,不要修改手机中的系统文件。 3、不要随便参加注册信息获赠品的网络活动。 4、网购最好去大型购物网站。 5、设置高保密强度密码。
防止个人信息泄露的方法有: 1、来路不明的软件不要随便安装。 2、使用智能手机时,不要修改手机中的系统文件。 3、不要随便参加注册信息获赠品的网络活动。 4、网购最好去大型购物网站。 5、设置高保密强度密码。
-
如何防范扫二维码泄露个人信息
通过以下方式防范扫二维码泄露个人信息: 1、来路不明的二维码不要随便扫描。 2、使用智能手机时,不要修改手机中的系统文件。 3、不要随便参加扫描二维码获赠品的网络活动。 4、网购最好去大型购物网站。 5、设置高保密强度密码。 6、防骗机构加
2021.02.26 722 -
个人信息泄露罪立案标准
泄露个人信息罪立案标准: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具有下列情形应认定为刑法规定的“情节严重”: (一)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被他人用于犯罪的; (二)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他人利用公民个人信息实施犯罪,向其出售或者提供的。
2020.05.13 324 -
泄露个人信息罪立案标准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立案标准如下: (一)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被他人用于犯罪的; (二)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他人利用公民个人信息实施犯罪,向其出售或者提供的; (三)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通信内容、征信信息、财产信息五十条以上
2020.05.11 378
-
如何预防个人信息泄露,如何预防个人信息泄露
这样预防个人信息泄露: 1个人的电子邮箱、网络支付及银行卡等密码要有差异; 2掌握公民个人信息的网站或单位要对用户信息加密并采取分级查看的权限设置; 3增强个人信息安全意识,不要轻易将个人信息提供给无
2022-04-21 15,340 -
如何防范传统泄露个人信息
主要看是什么用途。防止侵害隐私,关键是把目的、知情和授权三者约定好。从目前看,腾讯、阿里的个人征信数据主要还是源自本平台的数据,并未接入央行征信中心。而中诚信征信、鹏元征信等资深征信企业的个人征信数据
2022-03-22 15,340 -
如何预防个人信息泄露
这样预防个人信息泄露: 1个人的电子邮箱、网络支付及银行卡等密码要有差异; 2掌握公民个人信息的网站或单位要对用户信息加密并采取分级查看的权限设置; 3增强个人信息安全意识,不要轻易将个人信息提供给无
2022-03-24 15,340 -
如何防止个人信息泄露?
一、WiFi不要在公共场合随意链接,也不要使用这样的无线网络进行网等活动。如有必要,最好使用自己手机的3G或4G网络。手机、电脑等。都需要安装安全软件,每天至少扫描一次木马程序,尤其是在使用重要账户密
2021-11-14 15,340
-
00:57
泄露个人信息罪量刑标准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泄露个人信息罪的量刑标准为:国家机关或者电信、金融机构、教育单位等工作人员,违反了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在本单位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的过程中获得公民的基本信息,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给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
2,950 2022.04.17 -
01:13
泄露个人信息罪怎么判刑公民个人信息,一般是指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身份或者反映特定自然人活动情况的各种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件号码、通信通讯联系方式、住址、账号密码、财产状况、行踪轨迹等。泄露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有
733 2022.04.17 -
01:06
个人信息泄露怎么处理当个人信息发生泄漏后,受害人应到懂得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具体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式: 1、当公民发现自己的个人信息遭到泄漏,可以要求网络服务提供者或者侵权人删除自己被泄露的私人隐私信息; 2、可以向有关的执法部门、当地的公安机关、消费者协会或
28,747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