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总则中关于身体受伤事由的规定有哪些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可以按照三年主张权利,但是越早越好,民法通则规定是一年,新的司法解释规定,可以按照三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解释(2018年7月2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744次会议通过,自2018年7月23日起施行)法释〔2018〕12号为正确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关于诉讼时效制度的规定,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结合审判实践,制定本解释。第一条民法总则施行后诉讼时效期间开始计算的,应当适用民法总则第一百八十八条关于三年诉讼时效期间的规定。当事人主张适用民法通则关于二年或者一年诉讼时效期间规定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第二条民法总则施行之日,诉讼时效期间尚未满民法通则规定的二年或者一年,当事人主张适用民法总则关于三年诉讼时效期间规定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第三条民法总则施行前,民法通则规定的二年或者一年诉讼时效期间已经届满,当事人主张适用民法总则关于三年诉讼时效期间规定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第四条民法总则施行之日,中止时效的原因尚未消除的,应当适用民法总则关于诉讼时效中止的规定。第五条本解释自2018年7月23日起施行。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民法总则中关于申请失踪的规定有: 1.自然人下落不明满二年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该自然人为失踪人。 2.自然人下落不明的时间从其失去音讯之日起计算。战争期间下落不明的,下落不明的时间自战争结束之日或者有关机关确定的下落不明之日起计算。
-
民法总则关于诉讼时效有哪些具体规则
民法总则已失效,民法典关于诉讼时效有如下具体规则:一般情况下,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且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但法律另有规定的,应当按照特殊规定处理。
2021.04.10 385 -
民法总则关于解散法人的有哪些规定
民法典规定法人解散的规定有,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法人解散:1.法人章程规定的存续期间届满或者法人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2.法人的权力机构决议解散;3.因法人合并或者分立需要解散;等等。
2021.01.16 124 -
民法总则中有哪些关于胎儿利益保护的规定
1、生命权。 胎儿虽然是生命形成的必经阶段,但未出生前他的生命和母亲是一体的,他所享有的利益也都是在出生后才能实现。 2、健康权。 胎儿的健康权指的是其在孕育期间所享有的生理机能正常发育的权利。 3、财产继承权 顾名思义,财产继承权主要表现
2021.01.18 183
-
《民法总则》中关于诉讼时效的规定有哪些
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
2021-03-30 15,340 -
民法总则中关于连带责任的规定有哪些
2021年1月1日起《民法典》正式施行,《民法总则》同时废止。《民法典》第一百七十八条二人以上依法承担连带责任的,权利人有权请求部分或者全部连带责任人承担责任。连带责任人的责任份额根据各自责任大小确定
2021-08-12 15,340 -
《民法总则》中关于不当得利有哪些规定
不当得利指没有合法根据,或事后丧失了合法根据而被确认为是因致他人遭受损失而获得的利益。如售货时多收货款,拾得遗失物据为己有等。取得利益的人称受益人,遭受损害的人称受害人。不当得利的取得,不是由于受益人
2022-07-09 15,340 -
民法总则中关于民事活动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原则一:平等原则。《民法总则》第四条规定: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包括主体条件平等、主体地位平等、法律保护平等、平等者之间无管辖。原则二:自愿原则。《民法总则》第五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
2022-08-23 15,340
-
01:20
民法典关于房产继承的规定有哪些民法典并未直接指出房产继承这一种继承方式。民法典主要规定了法定继承以及遗嘱继承这两种继承方式。但是关于房产继承,当事人当事人可以依据以下主要的法律条文来作出判断:首先,根据我国民法典第1122条的规定,遗产是自然人死亡的时候,遗留下来的个人
3,300 2022.04.15 -
01:03
民法典关于合同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关于合同的规定,具体如下: 1、合同是民事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适用有关该身份关系的法律规定。没有规定的,可以根据其性质参照适用的法律规定; 2、依法成立的
8,498 2022.04.17 -
01:20
合同法关于合同无效有哪些规定我国合同法关于合同无效的规定,主要是合同法第52条到第59条。其中,合同法第52条以及第53条主要规定了合同无效的情形。根据合同法第五十二条规定,合同无效的法定情形包括了以下情形:1、一方实施欺诈、胁迫的行为,从而订立合同,同时损害了国家利
6,872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