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架致轻伤需要坐牢吗? 还需要赔偿?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一、赔偿标准: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七条 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因就医治疗支出的各项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赔偿义务人应当予以赔偿。 受害人因伤致残的,其因增加生活上需要所支出的必要费用以及因丧失劳动能力导致的收入损失,包括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以及因康复护理、继续治疗实际发生的必要的康复费、护理费、后续治疗费,赔偿义务人也应当予以赔偿。 二、情节较轻的话一般不会坐牢,会处以拘留和罚款,标准如下: 《治安管理处罚》第四十三条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并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并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一)结伙殴打、伤害他人的; (二)殴打、伤害残疾人、孕妇、不满14周岁的人或者60周岁以上的人的; (三)多次殴打、伤害他人或者一次殴打、伤害多人的。 扩展资料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五年以内曾经故意犯罪的处罚方式不同。双方当事人和解的,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应当听取当事人和其他有关人员的意见,对和解的自愿性、合法性进行审查,并主持制作和解协议书。 人民检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从宽处罚的建议;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对被告。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
打架轻伤二级是否需要坐牢
打架轻伤二级是否需要坐牢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定。因民间纠纷而打架致人轻伤的,一般都是判处治安管理处罚,只要积极赔偿,不会判刑。打架斗殴如果构成刑事犯罪的,需要坐牢的。致使被害人受伤经鉴定达到轻伤以上的构成故意伤害罪。致人身体伤害的,应当赔偿医
2022.06.06 1,436 -
打群架轻伤要坐牢吗?
行为人打群架造成轻微伤的,如果构成聚众斗殴罪的则可能会坐牢。聚众斗殴的,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如果情节严重,影响恶劣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0.01.25 150 -
吵架打架致人死亡需要坐牢吗
吵架导致一方死亡要根据具体情节确定承担的法律责任。 一、根据生活常理,一般性的谩骂并不会致人死亡,“吵架导致对方死亡”案件中,死者患有心脏病或重大疾病的概率很大,当吵架与引发疾病致死有一定程度的因果关系时,当事人就需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
2020.03.23 297
-
打架轻伤需要坐牢吗
吵架造成伤害的可能构成故意伤害罪,构成故意伤害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的手段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2021-12-02 15,340 -
打架致人轻伤立案我要是赔偿的话还需要坐牢吗
如果伤达到轻伤(以上),你们可要求追究对方刑事责任和民事赔偿责任;如果是轻微伤则可要求对方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如果派出所调解不了可直接到法院起诉。及时报警,并申请伤情鉴定,如果构成轻伤或轻伤以上,打人者
2022-07-03 15,340 -
打架致人轻伤要坐牢吗?
吵架构成刑事犯罪需要进监狱。吵架一般有可能怀疑的罪名主要有以下两种。第一,集体暴行罪,根据刑法第292条的规定,集体暴行主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与的,处以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留和管制。如果有以下情况之一,主
2021-10-20 15,340 -
打架致人轻伤要坐牢吗
打人致轻伤是属于故意伤害罪,法院判刑的两种情形: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被害人伤势轻微,对社会影响不大且被害人也有过错的行为,或被告人全部赔偿了被害人的个人经济损失,处于拘役或管制。故意伤害他人身体,伤势轻
2022-08-09 15,340
-
00:59
打架斗殴致人轻伤要坐牢吗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故意伤人的,要分清情节来追究当事人的责任。打架斗殴,伤情不严重的,由警方进行调解,一般不需要坐牢,殴打他人可处五日以上拘留并处500元罚款。情节严重的,则应该按照刑法追究当事人的刑事责任。对于给被害人造成的身体伤害和财产损
931 2022.04.17 -
00:59
打人致轻伤坐牢几年单纯的打人致人轻伤,构成故意伤害罪。依据《刑法》的规定,可能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故意伤害致人轻伤的,伤残程度可在确定量刑起点时考虑,或者作为调节基准刑的量刑情节。最多只造成
2,212 2022.04.15 -
00:51
缓刑还需要坐牢吗缓刑是否需要坐牢,要根据缓刑考验期限内的表现情况来决定。具体分析有以下两点: 1、缓刑结束后若表现良好,则不需要再执行刑罚,也不需要进行监管; 2、如果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或者违反
598 2022.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