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职后如何起诉前公司违法行为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仲裁时效是一年,如果是离职的话,从离职开始计算一年内都可以。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也就是说离职了要在一年内提出劳动仲裁申请,不然的话,即使申请了劳动仲裁也会丧失胜诉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公司变更法定代表人后,发现前法定代表人有违法行为可以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法定代表人在履职期间应当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公司规章制度等切实尽职尽责,如果有违法违规行为,不仅是变更后的法定代表人可以追究其责任,公司其他股东、其他员工都可以投诉举报。
-
如何举报公司违法行为
公司有违法行为的,劳动者是可以举报的,举报的方式可以写举报信也可以是在网上举报甚至是亲自到相关部门举报,要是用人单位涉及到偷税漏税方面的问题的话可以到税务部门举报; 要是涉及到侵害员工福利待遇问题的可以到劳动部门举报,而涉及到刑事犯罪的就要
2020.09.25 1,242 -
离职后可以起诉之前的公司吗?
仲裁时效是一年,如果是离职的话,从离职开始计算一年内都可以。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也就是说离职了要在一年内提出劳动仲裁申请,
2020.10.17 389 -
公司违约如何起诉
公司有违约行为的,当事人可以按照以下顺序起诉的:1、当事人应当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公司承担违约责任;2、人民法院在审查起诉状时,发现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予以立案,对该案件进行审理,发现公司确实有违约行为的,应当作出相应的判决,让
2022.06.17 1,153
-
离职后私自入职公司有违法行为吗
一般违法行为有:民事违法行为,包括违约、侵权等。行政违法行为,包括治安管理等。司法违法行为,包括拒不到庭、违反法庭纪律等。刑事违法行为,包括各种犯罪。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的主要区别是:社会危害性不同
2022-07-09 15,340 -
如何举报公司违法行为
公司有违法行为的,劳动者是可以举报的,举报的方式可以写举报信也可以是在网上举报甚至是亲自到相关部门举报,要是用人单位涉及到偷税漏税方面的问题的话可以到税务部门举报。
2023-07-13 15,340 -
如何举报公司的违法行为
您可以收集证据,申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注意收集证据,证据包括:人证、书证、视听材料等。2001年最高人民法院颁布了关于民事证据的若干规定的司法解释。该解释中就数个证据对同一事实的证明力,作出了如下规
2022-03-20 15,340 -
公司法人违法行为能否起诉股东
可以。由于法定代表人同时也是公司的董事或经理,依照《公司法》150条:“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执行公司职务时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的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第153条:“
2022-03-09 15,340
-
01:35
公司注销后被起诉如何处理公司注销后被起诉的,法院一般不会立案的,一般而言,企业注销登记后,法人资格终止。不能以该项企业作为被告进行诉讼。但债权人的债权能否得到法律保护,主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 1、企业被注销登记时,清算主体或第三人在工商管理部门承诺企业注销登记
7,887 2022.09.05 -
01:20
子公司如何转为分公司子公司转为分公司,通常可以采用吸收合并的方式,也就是母公司作为合并的主体,同时母公司成为存续公司,子公司需要办理注销登记;一般子公司在变为分公司时必须要经过子公司清算的程序,同时要在税务和工商办理正式注销之后,再由母公司向所在地的工商部门申
5,040 2022.04.15 -
01:11
去法院如何起诉离婚根据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法院起诉离婚的流程为: 1、当事人先到被告经常居住地人民管辖法院提起离婚诉讼申请,并将事先写好的离婚起诉书,一式三份,同本人身份证、户口簿、结婚证等相关证件同时提交法院,等待法院依法受理案件; 2、法院接收到起诉状后
2,059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