胁从犯的构成特征包含哪些及怎样认定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胁从犯的构成特征如下: 1、在主观上行为人虽然明知自己实施的行为是共同犯罪行为,但从其内心而言,行为人本不愿意或不完全愿意参与共同犯罪,只是由于受到他人的暴力威胁才参加了共同犯罪; 2、在客观上行为人虽然参与了共同犯罪的实施,但是其犯罪行为显得比较消极,缺乏积极主动精神以下几种情景下不宜认定为胁从犯: 1、行为人身体受外力强制完全失去意志自由的情况下的行为,其行为不能表达其主观意志,不可能具有罪过,不构成犯罪,也就无胁从犯之说; 2、对于先是被迫参加,而后来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实施犯罪的,不宜定胁从犯; 3、被诱骗参加共同犯罪的人,不宜定胁从犯。《刑法》第二十八条规定,对于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胁从犯的构成特征: 1、在客观上行为人虽然参与了共同犯罪的实施,但是其犯罪行为显得比较消极,缺乏积极主动精神; 2、在主观上行为人虽然明知自己实施的行为是共同犯罪行为,但从其内心而言,行为人本不愿意或不完全愿意参与共同犯罪。 胁从犯的认定:被胁迫参加犯罪的人,应认定为胁从犯。
胁从犯的构成特征有: 1、在主观上行为人虽然明知自己实施的行为是共同犯罪行为,但从其内心而言,行为人不愿意参与共同犯罪; 2、在客观上行为人虽然参与了共同犯罪的实施,但是其犯罪行为显得比较消极。胁从犯的认定:胁从犯是指被胁迫参加犯罪的人。虽参与了共同犯罪活动,但是受某种外来的力而被迫参加的。
-
胁从犯的构成特征有哪些及如何认定
胁从犯的构成特征如下: 1、在主观上行为人虽然明知自己实施的行为是共同犯罪行为,但从其内心而言,行为人本不愿意或不完全愿意参与共同犯罪,只是由于受到他人的暴力威胁才参加了共同犯罪; 2、在客观上行为人虽然参与了共同犯罪的实施,但是其犯罪行为
2020.09.27 135 -
胁从犯的构成特征有哪些如何认定
胁从犯的具体表现包括: 1、行为人由于受到他人的暴力威胁参加了犯罪; 2、在客观上行为人虽然参与了共同犯罪的实施,但是其犯罪行为显得比较消极,缺乏积极主动精神。 胁从犯的认定: 1、犯罪是行为人身体受外力强制完全失去意志自由的情况下的行为;
2020.04.10 107 -
胁从犯的构成要件有哪些胁从犯的构成特征
胁从犯的构成特征有: 1、行为人由于受到他人的暴力威胁参加了犯罪; 2、在客观上行为人虽然参与了共同犯罪的实施,但是其犯罪行为显得比较消极,缺乏积极主动精神。 胁从犯的认定: 1、犯罪是行为人身体受外力强制完全失去意志自由的情况下的行为;
2020.10.31 253
-
胁从犯的构成特征有什么及如何认定
胁从犯的构成特征如下: 1、在主观上行为人虽然明知自己实施的行为是共同犯罪行为,但从其内心而言,行为人本不愿意或不完全愿意参与共同犯罪,只是由于受到他人的暴力威胁才参加了共同犯罪; 2、在客观上行为人
2023-01-15 15,340 -
共同犯罪的构成包含哪些特征
的特征:一是犯罪主体必须是在二人以上,作为自然人构成的共同犯罪的主体,必须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二是犯罪客观方面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行为。三是犯罪主观方面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故意,不能
2022-08-24 15,340 -
犯罪构成的特征具体包含哪些
1.是一系列主客观要件的有机统一。犯罪构成要件,是指成立或者构成犯罪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任何一个犯罪构成都包括许多要件,有的属于犯罪客观方面,有的属于犯罪主观方面,它们有机统一形成某种罪的犯罪构成。
2022-08-25 15,340 -
胁从犯有哪些特征
胁从犯的特征为参加共同犯罪是违背其意志的,本身没有犯罪的故意,是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对于胁从犯,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2023-03-02 15,340
-
01:09
胁迫的构成要件有哪些我国合同法第五十二条规定,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合同无效。民法上的胁迫应当同时具备违法性、胁迫行为、因果关系以及胁迫故意四个要件,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意见,当事人主张对方胁迫其签订合同的,需要举证证明对方以给其名誉、荣
2,598 2022.04.15 -
00:53
职务犯罪的构成要件包括哪些职务犯罪的构成要件,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一个是主体要件,包括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中的国家工作人员、人民团体中的工作人员、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 2、主观要件,是指行
3,616 2022.10.03 -
01:15
交通事故工伤认定材料包含哪些交通事故工伤认定材料包含: 1、受害人的有效身份证的复印件以及个人申请; 2、受伤害人的病历、住院病历、医生的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 3、受伤害人与所在公司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 4、两人以上的证人证言、以及身份证明、身份证复印件
1,012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