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解雇员工会赔偿业绩不达标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应赔偿的标准如下: 1、若用人单位未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解除合同应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 2、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3、如果是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第2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是违法的行为,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双倍工资赔偿金,按照每工作满一年支付2个月的工资作为赔偿,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按照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公司解雇员工,符合法律规定的应当支付赔偿金的情形时,赔偿标准为《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第一款规定的标准的两倍,即以下标准的两倍: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
公司解雇员工赔偿标准
公司解雇员工赔偿标准是员工满六个月未满一年,按一个月来算,如果员工签订了无期限劳动合同,则按照员工年限来算,不得超过当地职工平均工资的三倍,如果公司无理由解雇员工,还不进行经济赔偿的话,员工可以到劳动仲裁局申请仲裁,要求公司进行经济补偿,如
2022.04.13 4,398 -
公司解雇员工赔偿
如果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如果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按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如果正常解雇劳动者的,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
2020.04.21 225 -
公司公示员业绩不达标罚款合法吗
1、如果劳动合同约定,在业绩不达标时,可以根据用人单位规章制度扣钱的,那就可以扣钱。扣钱后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的工资标准,但如果双方在损失发生后另有约定的除外。具体而言,就是一个月扣工资不能超过当月工资的20%,并且扣除后的剩余部分不得
2020.04.28 375
-
员工业绩不达标公司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吗
1,即使员工业绩不达标,公司也不能直接解除,否则就是违法解除劳动关系。 2,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协商解除劳动合同是有赔偿金的,相关法条如下: 第四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
2022-02-01 15,340 -
公司解雇员工怎样赔偿,公司解雇员工赔偿标准
请问用人单位是基于什么原因解雇你呢?一般情况下你是可以得到经济补偿金的。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
2022-02-20 15,340 -
求解雇公司解雇员工赔偿标准
1、用人单位解雇的,可以获得经济补偿金。 经济补偿金的标准:在所在单位工作满1年补偿1个月工资,不满6个月补偿半个月工资,满6个月不满1年补偿1个月工资。 2、因用人单位没有缴纳失业保险的,用人单位解
2022-05-08 15,340 -
公司解雇员工, 赔偿标准
如果你自己自离或主动辞职,公司可要求不支付经济补偿金;但如果公司存在法定过错或劳动合同到期后公司不续签、协商解除合同,可依法委托律师提起劳动仲裁和劳动诉讼,要求被迫辞职、公司支付工资、经济补偿金和其他
2022-05-09 15,340
-
01:07
解雇员工赔偿标准
首先,在大多数情况下,公司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也就是辞退员工时,应当向员工支付经济补偿金或者赔偿金。但具体要补偿或者赔偿多少钱,要看具体的情况和员工的工作年限。当然,也有少数情况是公司解聘员工不需要支付赔偿的,比如:因为员工的个人过失给公司
4,581 2021.04.25 -
00:58
公司解雇怎么赔偿
公司解雇员工,不一定需要支付赔偿或者补偿。需要根据解雇的原因,来做出不同的区分。首先,如果公司是通过与劳动者协商的方式,解除劳动合同的话,这时候公司就需要承担支付经济补偿金的责任。其次,如果解雇的原因是因为劳动者出现了法定的过错行为,例如:
2,049 2022.04.17 -
01:13
公司破产会给员工赔偿吗
企业破产,员工是有赔偿的,其赔偿费用包括: 1、公司欠员工的工资和医疗、伤残补助、抚恤费用。 通常,工资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等等,但非劳动报酬性的收入及劳动保护等方面的费用不在工资范围内。 2、公司欠员工的应划入员工个人账户的基本养老、医
5,050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