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劳动合同出现意外死亡算不算工伤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没有劳动合同但劳动者肇事死亡,符合以下两个条件的算作工伤: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存在事实劳动关系;劳动者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没有签订劳动合同肇事死亡,符合以下两个条件算作工伤: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存在事实劳动关系;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没有签订劳动合同,但满足以下情形存在事实劳动关系,肇事死亡属于工伤认定情形的,算工伤: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其他。
-
没有劳动合同肇事死亡是否算工伤
没有劳动合同但建立事实劳动关系的,肇事死亡是算工伤。职工有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2020.12.20 98 -
出去上班出现意外伤亡算工伤吗?
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其他情况不算工伤。也就是说在交通事故中如果本人承担次要责任或者无责任属于非本人责任,就能认定为工伤;如果自己承担主要责任或者全部责任,则不能认
2020.08.10 392 -
没签劳动合同的工人出工伤算不算工伤
没签合同但是受了工伤只要有能够证明劳动关系存在的证据就可以要求公司赔偿,发生工伤之后应该立即申请工伤认定,然后是伤残鉴定,我们可以拿着伤残鉴定和其他证明材料去法院起诉。 1、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原劳动局)申请工伤认定,公司需要在事故发生
2020.07.27 211
-
没有签劳务合同意外死亡计不算工伤?
职工是否因工死亡与是否订立劳动合同无关。职工只要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无论是否订立劳动合同,工作时间长短,遭受事故伤害是因为工作原因,符合《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十五条规定情形之一,且无第十六条
2022-10-18 15,340 -
没有签劳动合同死亡算不算工伤
没签订劳动合同,但是只要证明存在事实劳动关系,依然可以按照工伤赔偿标准赔偿。如果劳动者发现用人单位没有与自己签订劳动合同的,就要注意收集以下证据了,以备不时之需。 (一)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
2022-07-26 15,340 -
没有劳动合同肇事死亡算不算工伤
没有劳动合同但劳动者肇事死亡,符合以下两个条件的算作工伤: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存在事实劳动关系;劳动者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2022-05-16 15,340 -
没有劳动合同给人死亡后算不算工伤
没有劳动合同但劳动者肇事死亡,符合以下两个条件的算作工伤: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存在事实劳动关系;劳动者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2022-07-12 15,340
-
00:59
工伤意外死亡怎么赔偿工伤意外死亡需要赔偿丧葬津贴、家属抚恤金和一次性死亡津贴。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供养亲属抚恤金配偶每月得40%,其
2,294 2022.05.11 -
01:12
工伤死亡赔偿怎么算出工伤事故死亡所获得的赔偿包括: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丧葬补助金以及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三项。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相关规定可知,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
865 2022.06.22 -
01:32
劳动协议算劳动合同吗劳动协议是算劳动合同的。劳动协议就是劳动合同,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劳动合同分为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的建立虽然也体现了当事人的合意性,但
1,976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