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事逃逸的判定标准是怎样的?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明知发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 2、交通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没有事故责任,驾车驶离事故现场的; 3、交通事故当事人有酒后和无证驾车等嫌疑,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的; 4、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未报案且无故离开医院的; 5、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给伤者或家属留下假姓名、假地址、假联系方式后离开医院的; 6、交通事故当事人接受调查期间逃匿的; 7、交通事故当事人离开现场且不承认曾发生交通事故,但有证据证明应知道发生交通事故的; 8、经协商未能达成一致或未经协商给付赔偿费用明显不足,交通事故当事人未留下本人真实信息,有证据证明其强行离开现场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七条至第二十九条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交通肇事逃逸的认定标准如下: 1、明知发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 2、交通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没有事故责任,驾车驶离事故现场的; 3、交通事故当事人有酒后和无证驾车等嫌疑,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的; 4、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未报案且无故离开医院的; 5、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给伤者或家属留下假姓名、假地址、假联系方式后离开医院的。
-
肇事逃逸认定标准怎样的?
交通肇事逃逸的认定有以下标准: 1、肇事者明知发生交通事故,仍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 2、肇事者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未报案且无故离开医院的; 3、肇事者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给伤者或家属留下假姓名、假地址、假联系方式后离开医院的; 4、肇
2020.11.14 138 -
交通肇事逃逸逃逸认定标准是怎样的
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认定标准是: 1、有酒后和无证驾车等嫌疑,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的; 2、明知发生交通事故,逃离事故现场的; 3、认为自己没有责任,驾车驶离事故现场的; 4、虽然将伤者送到医院,但是未报案且无故离
2020.06.26 181 -
交通肇事逃逸判刑标准是怎样的
交通肇事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的情节的,属于交通肇事罪的情节加重犯。 根据我国刑法第133条的规定,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2020.01.05 145
-
肇事逃逸判定的标准是怎样的?
1、明知发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 2、交通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没有事故责任,驾车驶离事故现场的; 3、交通事故当事人有酒后和无证驾车等嫌疑,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弃
2022-05-19 15,340 -
肇事逃逸怎样判刑,肇事逃逸的判罚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的相关规定: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的,如果尚未构成犯罪,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对其处以200元以上2021元以下罚款
2022-07-15 15,340 -
交通肇事逃逸的判定标准是怎样的?
就是行为人在交通运输肇事中具有以下情形并因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 (1)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2)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3)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
2022-08-22 15,340 -
交通肇事逃逸的判定标准是怎样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规定:“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是指行为人具有本解释第二条第一款规定和第二款第(一)至(五)项规定的情形之一,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
2022-04-09 15,340
-
01:18
交通肇事逃逸怎样认定
出现以下几种情形可被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 1、行为人明知发生事故,仍驾车或弃车逃离现场的; 2、事故当事人认为其对事故无责任,驾车离开现场的; 3、当事人出现酒后和无证驾车等嫌疑,报案后仍拒绝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的; 4、事故当事人将受害人
2,701 2022.04.17 -
00:55
肇事逃逸怎么判刑
肇事逃逸一般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肇事逃逸是交通肇事罪从重处罚的情节。肇事逃逸的判刑如下: 1、交通肇事后
702 2023.01.04 -
01:31
交通肇事逃逸罪是如何认定的
交通肇事逃逸是行为人在交通运输肇事中具有以下情形,并因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逃逸是交通肇事罪的加重情节。被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的八种情形如下: 1、明知发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 2、交通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没有
2,074 2022.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