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私闯民宅故意伤人罪?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私闯民宅打人可能会构成两种不同的犯罪,分别是非法侵入住宅罪和故意伤害罪。对于非法侵入住宅的行为,一般会被认定为该罪;而对于打人行为,需要看实际造成的损害是否达到轻伤以上,才能判断是否构成故意伤害罪。 根据《刑法》第二百四十五条,私闯民宅或者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若司法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犯前款罪,则从重处罚。 请注意,以上内容是根据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而成,不代表任何平台立场。若内容侵权或错误,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如果您需要法律帮助,请寻找专业律师。罗兆洪律师是福建沙县人,中共党员,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本科学历。他曾在公安机关任职27年,现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福建省律师协会未成年人法律专业委员会委员、三明市律师协会刑事法律专业委员会委员,以及福建省策问律师事务所合伙律师、刑事工作部主任。他专注于刑事辩护业务,致力于为每一个当事人提供最优质的法律服务。如果您需要咨询,请拨打他的电话,或者通过在线咨询平台与他联系。
《刑法》第二百四十五条,非法搜查他人身体、住宅,或者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司法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私闯民宅打人可能会构成两种不同的犯罪,其中私闯民宅的行为一般会被认定为非法侵入住宅罪,至于打人的行为,要看实际造成的损害是否达到轻伤以上,这样才能判断是否构成故意伤害罪。
1、一般情形下,犯故意伤害罪的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2、故意伤害致一人轻伤,伤情接近轻微伤,社会影响不大、被害人有过错或被告人全部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的,为拘役刑或管制刑; 3、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虽构成轻伤,但伤情接近轻微伤的,为有期徒刑六个月;伤情介于轻度和重度之间的,为有期徒刑一年;伤情接近重伤的,为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 故意伤害行为必须致受害人轻伤以上后果,才构成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致人轻伤的,一般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若犯本罪致使受害人重伤的,判处行为人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若犯本罪致使受害人死亡或因特别残忍手段重伤或残疾的,判处行为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
私闯别人家民宅打人算不算私闯民宅
如果没有经过住宅主人许可或有权机关未依法定程序的话,就算私闯民宅。 私闯民宅是一个法律中规定的非法行为,指非法侵入他人住宅,即他人未经住宅主人许可或有权机关未依法定程序擅自侵入他人住宅的行为。 私闯民宅会承担法律责任。
2021.03.18 27
-
带电击棍闯入民宅打伤人构成私闯民宅和故意伤害罪吗?
他们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建议报警处理。
2022-10-03 15,340 -
私闯民宅故意伤人罪如何解决,有哪些相关规定
私闯民宅打人可能会构成两种不同的犯罪,其中私闯民宅的行为一般会被认定为非法侵入住宅罪;至于打人的行为,要看实际造成的损害是否达到轻伤以上,这样才能判断是否构成故意伤害罪。
2023-08-29 15,340 -
私闯民宅故意伤害罪是否认定
1、由于非法侵入是故意伤害的前提条件,所以非法侵入住宅的行为不另行定罪量刑,私闯民宅外加故意伤害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2、如果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
2023-09-28 15,340 -
私闯民宅、故意伤人、抢劫财物,应该怎么判?
这种情况打人者如果是为了逞强耍横、无事生非去打人的话,属于寻衅滋事罪,这种情况判刑严重一些,如果不是去的,是因为有原因去的,不属于寻衅滋事,属于故意伤害,判刑稍轻一些,有不明白的问题可以电话咨询我
2022-10-01 15,340
-
01:06
擅闯私人住宅构成什么罪
行为人擅闯私人住宅,可能构成非法侵入住宅罪。非法侵入住宅罪,是指违背住宅内成员的意愿或无法律依据,进入公民住宅,或进入公民住宅后经要求退出而拒不退出的行为。行为人构成非法侵入住宅罪的,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非法侵入住宅罪的构成要
6,105 2022.08.05 -
01:23
私闯民宅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私闯民宅罪的立案标准如下: 1、不遵循法律规定,强行侵入他人住宅,在房主的要求或者相关民警的批评教育下执迷不悟;拒不离开,给房主人身财产安全造成隐患,并影响房主的正常生活。 2、不遵循法律规定,强行侵入他人住宅,并且在入侵期间对房主住宅内的
16,959 2022.04.17 -
00:48
故意伤害罪和故意杀人罪的区别
故意伤害罪是指,行为人故意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其构成要件为伤害他人的身体。而故意杀人罪则是指,行为人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其构成要件为违反刑法,剥夺他人的生命。这两者在责任形式上存在区别。故意伤害罪的责任形式为故意,即行为人对
2,306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