渎职罪如何确定立案数额?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读职罪的立案金额是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万元以上的。渎职要,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或者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妨害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损害公众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务活动客观公正性的信赖,致使国家与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渎职罪属于种类罪名,具体包括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等多个罪名,每个罪名的立案标准是不一样的。 一、滥用职权罪 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 1、造成死亡1人以上,或者重伤2人以上,或者重伤1人、轻伤3人以上,或者轻伤5人以上的; 2、导致10人以上严重中毒的; 3、造成个人财产直接经济损失10万元以上,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不满10万元,但间接经济损失50万元以上的; 4、造成公共财产或者法人、其他组织财产直接经济损失20万元以上,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不满20万元,但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的; 5、虽未达到 3、4两项数额标准,但 3、4两项合计直接经济损失20万元以上,或者合计直接经济损失不满20万元,但合计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的; 6、造成公司、企业等单位停业、停产6个月以上,或者破产的; 7、弄虚作假,不报、缓报、谎报或者授意、指使、强令他人不报、缓报、谎报情况,导致重特大事故危害结果继续、扩大,或者致使抢救、调查、处理工作延误的; 8、严重损害国家声誉,或者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 9、其他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情形。 二、玩忽职守罪 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 1、造成死亡1人以上,或者重伤3人以上,或者重伤2人、轻伤4人以上,或者重伤1人、轻伤7人以上,或者轻伤10人以上的; 2、导致20人以上严重中毒的; 3、造成个人财产直接经济损失15万元以上,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不满15万元,但间接经济损失75万元以上的; 4、造成公共财产或者法人、其他组织财产直接经济损失30万元以上,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不满30万元,但间接经济损失150万元以上的; 5、虽未达到 3、4两项数额标准,但 3、4两项合计直接经济损失30万元以上,或者合计直接经济损失不满30万元,但合计间接经济损失150万元以上的; 6、造成公司、企业等单位停业、停产1年以上,或者破产的; 7、海关、外汇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造成100万美元以上外汇被骗购或者逃汇1000万美元以上的; 8、严重损害国家声誉,或者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 9、其他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情形。
-
刑法渎职罪立案数额如何认定?
由于渎职罪包括很多种类型,不同类型的立案标准也不一样,例如滥用职权罪中,立案的金额是: 1、造成个人财产直接经济损失10万元以上,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不满10万元,但间接经济损失50万元以上的; 2、造成
2023-06-29 15,340 -
渎职罪立案标准数额
没有渎职罪立案的标准金额。渎职罪不是一个单独的罪名,是刑法里的一个犯罪类别,具体的能够立案的金额标准要根据具体的罪名确定。比如,根据最高院发布的司法解释,30万元是滥用职权罪立案的金额。
2022-11-04 15,340 -
渎职罪立案数额怎样认定
由于渎职罪包括很多种类型,不同类型的立案标准也不一样,例如滥用职权罪中,立案的金额是: 1、造成个人财产直接经济损失10万元以上,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不满10万元,但间接经济损失50万元以上的; 2、造成
2023-06-28 15,340 -
渎职罪立案数额怎样判定
由于渎职罪包括很多种类型,不同类型的立案标准也不一样,例如滥用职权罪中,立案的金额是: 1、造成个人财产直接经济损失10万元以上,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不满10万元,但间接经济损失50万元以上的; 2、造成
2023-06-27 15,340
-
01:27
渎职罪立案标准
渎职罪属于章节性的一种罪名,一般针对的是国家机关单位的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导致公共财产、或者国家利益以及人民利益遭受重大的损失,或者造成1人以上死亡或者导致3人以上重伤,或者导致至少9人以上轻伤,或者2人重伤、3人以上轻伤,或者1人
5,989 2022.04.17 -
01:13
渎职罪如何量刑
渎职罪包括: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徇私枉法罪等,一般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对行为人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滥用职权罪。而滥用职权罪与玩忽职守罪的主要区别是:该罪在主观方面
1,439 2022.05.11 -
00:53
商标侵权的赔偿数额如何确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的相关规定,计算商标侵权行为的赔偿数额的方法,具体有以下几种: 1、按照权利人的实际损失计算; 2、按照商标侵权人因为其侵权行为所获得的利润计算; 3、参照该商标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 4、人民法院根据案件
645 2023.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