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中什么是追诉时效的中断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追诉时效的中断,也称追诉时效的更新,是指在时效进行期间,因发生法律规定的事由,而使以前所经过的时效期间归于无效,法律规定的事由终了之时,时效重新开始计算。 2、追诉时效指刑法规定的司法机关追究犯罪人刑事责任的有效期限。 犯罪已过法定追诉时效期限的,不再追究犯罪分子的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予起诉,或者宣告无罪。
《刑法》第八十七条 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
追诉时效中断的条件
诉讼时效的中止是指在诉讼的时效进行中,由一定的法定事由而产生的,使得权利人无法行使请求权,应该要暂时停掉计算诉讼的时效。诉讼时效的中止必须是因法定的事由而发生的,诉讼时效中止之前经过的期间与中止时效的事由消失之后,在继续进行的期间并且合并计
2022.04.12 926 -
追诉时效中断的规定
追诉时效中断的规定: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前罪追诉的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计算。这就是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形。追诉时效的中断一般是出现在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犯罪行为中,追诉时效是按法定最高刑进行计算的,但有些案件是
2020.08.10 163 -
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律效果
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律效果分以下几种情况: 1.因请求或同意中断时效的,书面通知应以到达相对人时为事由终止;口头通知应以相对人了解时为事由终止。在时效期间重新起算后,权利人再次请求或义务人再次同意履行义务的,诉讼时效可再次中断。 2.因提起诉讼
2021.02.15 414
-
什么是追诉时效中断? 追诉时效中断是以事发日算起
起诉时效中断后,起诉时效为犯罪之日。根据刑法规定,起诉期限自犯罪之日起计算,在起诉期限内犯罪的,前罪起诉期限自犯罪之日起计算。
2021-12-21 15,340 -
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律效果是什么
诉讼时效中断就是在已经过的时效期间失去效力,而须重新起算时效期间的制度。那么,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律效果是什么?下面法律为您详细解答,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诉讼时效中断的事由发生后,已经过的时效期间归于无效
2022-03-15 15,340 -
诉讼时效中断与中断的区别是什么?诉讼时效中止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区别:①适用情形不同。诉讼时效中断适用于“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比如在诉讼时效还剩十天时,债权人被突发洪水围困20天,依法;诉讼时效中止
2022-02-22 15,340 -
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律效应是什么?
诉讼时效中断的事由发生后,已经过的时效期间归于无效,中断事由存续期间,时效不进行,中断事由终止时,重新计算时效期间。但如何确认中断事由的终止,因事由的性质有别而有所不同: (1)因请求或同意中断时效的
2021-09-30 15,340
-
00:53
诉讼时效的中断一般来说,权利人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如果法律另有规定的,则依照其规定。此外,最长的权利保护期间为二十年。但是,如果发生了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形,就会重新计算诉讼时效期间。具体地来看,《民法典》第一百九十五条对诉讼时效
5,166 2022.04.18 -
01:32
什么是主债务诉讼时效中止主债务诉讼时效中止,是指在债务的三年诉讼时效的最后六个月内,出现法定情形,导致请求权无法行使,而中止诉讼时效的计算的情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561条规定,债务人在履行主债务外,还应当支付利息和实现债权的有关费用。同时,根据《中华
977 2022.04.17 -
01:09
刑法追诉时效在刑法中,追诉时效指的是,如果超过法律规定的期间,就不能追究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我国刑法根据最高法定刑的不同,分为了下面四种追诉时效期限: 首先,如果犯罪嫌疑人涉嫌罪行的法定最高刑期是不满五年的有期徒刑,那么此时追诉时效为五年,经过五年后
6,012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