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刑考验期内的法律依据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死刑缓期执行期满后的处理依据《刑法》第五十条: 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二年期满以后,减为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故意犯罪,查证属实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执行死刑。 法律规定的缓刑考验期有两种: (一)被判拘役的缓刑考验期:最长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最短不得少于两个月。 (二)被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最长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最短不能少于一年。
缓刑考验期应遵守的规定有: 1、遵守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服从监督; 2、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3、未经考察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
-
缓刑考验期内的变更
缓刑考验期是有明确规定的。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判决确定之日是指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之日。如果提出上诉或者抗诉后,经二审维持原判的,则应从二审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需要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进行考察,判决前先行羁押的日
2020.04.02 142 -
缓刑考验期内由谁考察
缓刑考验期内社区矫正机构负责考察。对于适用社区矫正的罪犯,人民法院、公安机关、监狱应当核实其居住地,在向其宣判时或者在其离开监所之前,书面告知其到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报到的时间期限以及逾期报到的后果,并通知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在判决、
2021.12.12 599 -
缓刑考验期满后发现缓刑考验期内犯新罪
《刑法》第七十七条并未规定所犯新罪必须在追诉时效之内才能撤销缓刑,因此行为人在缓刑考验期内犯新罪,但是该新罪系在缓刑考验期满之后被发现,即使发现时该新罪已经过追诉时效的,也应当对前罪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
2020.04.30 561
-
缓刑考验期的法律依据
缓刑制度是国家为了改造罪犯,减少和预防犯罪,实现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那么缓刑考验期的法律依据是什么呢律快车为你答疑解惑。《刑法》第七十三条规定,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二
2022-06-04 15,340 -
缓刑考验期的法律依据有哪些?
缓刑考验期的法律依据在《刑法》的第七十三条。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
2023-08-10 15,340 -
缓刑考验期的法律依据,具体规定有哪些
缓刑考验期的法律依据在《刑法》的第七十三条。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
2023-02-01 15,340 -
缓刑考验期满后有什么依据
缓刑考验期满的结果:考验期满,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没有重新犯罪或者被发现漏罪,则原判的刑罚不再执行,相关机关予以公开宣告。在考验期限内,如果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
2022-06-10 15,340
-
01:05
缓刑考验期的期限是多久
缓刑考验期的期限需视情况而定: 1、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二个月; 2、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年缓刑考验期限; 3、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 缓刑考验期限内必
484 2023.04.20 -
00:51
缓刑考验期什么意思
缓刑考验期一般是指,法律规定的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社会上对其进行考察的期限。被判拘役的缓刑考验期:最长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最短不得少于两个月。被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最长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最短不能少于一年。被判处拘役
1,425 2022.04.17 -
01:25
欠款利息的法律依据
要确定欠款利息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当事人应当了解我国的最新司法动态。具体而言,当事人可以根据2020年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最新司法解释规定,也就是《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决定》。而在此项司法解释中,民间借贷中最受关注的借款利率,
2,082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