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才叫做被骗婚罪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法律上没有骗婚罪,如果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和他人结婚为由,骗取钱财,数额较大,以诈骗罪定罪处罚。诈骗罪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诈骗罪侵犯对象不是骗取其他非法利益。其对象,也应排除金融机构的贷款。因本法已于第193条特别规定了贷款诈骗罪。法律法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第二百一十条第二款使用欺骗手段骗取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可以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定罪处罚。第二百六十九条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第三百条第三款组织和利用会道门、邪教组织或者利用迷信奸淫妇女、诈骗财物的,分别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六条、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定罪处罚。第二百八十七条利用计算机实施金融诈骗、盗窃、贪污、挪用公款、窃取国家秘密或者其他犯罪的,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定罪处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存在下列行为表现才叫合同诈骗罪:行为人主观上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客观上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实施了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一般构成该罪的,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
什么样的欠钱才叫诈骗?
会被认定为诈骗的欠钱行为应当是,行为人以非法占有公私财物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款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构成诈骗罪的,应当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2020.07.18 155 -
怎样才叫做近亲结婚
近亲结婚是指当事人和直系血亲或者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形成的婚姻关系,具体是父母和子女之间、爷爷奶奶和孙子孙女之间、姥姥姥爷和外孙子外孙女之间结婚;以及当事人和自己的伯伯、叔叔、舅舅、姑姑、姨母结婚;当事人和自己的亲兄弟姐妹、堂兄弟姐妹、表兄
2021.04.20 155 -
什么才叫做近亲结婚
法律意义上的近亲指的是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近亲之间结婚的属于法律禁止结婚的情形之一,此类婚姻为无效婚姻。 无效婚姻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不具有夫妻的权利和义务。同居期间所得的财产,由当事人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照
2021.03.28 122
-
什么情况下诈骗款才叫做犯罪?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构个人身份信息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构成诈骗罪,要根据具体情节和诈骗数额追究刑事责任。法律依据:一、《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
2022-04-26 15,340 -
什么叫做“诈骗罪”?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是刑法分则 第五章规定的侵犯财产罪中的重要罪名之一,同特殊诈骗罪相比属于普通诈骗罪。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
2022-05-07 15,340 -
什么叫做诈骗罪
关于诈骗罪,这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骗取大量公私财产的行为。诈骗罪客观上表现为利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欺诈手段骗取大量公私财产。本罪主观上表现为直接故意,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
2021-11-08 15,340 -
什么叫做诈骗罪
今天我们来看看诈骗罪。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骗取大量公私财产的行为。网络诈骗是诈骗罪的一种。以网络、短信、电话等为主要作案方式,称为网络诈骗。与传统犯罪不同,网络诈骗案
2021-11-22 15,340
-
00:52
什么叫做合同诈骗罪
合同诈骗罪是指,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或者履行合同过程中,使用欺骗方法,骗取合同对方当事人数额较大的财物的行为。其中的欺骗方法包括:1、以虚假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的名义签订合同;2、以虚假、作废的票据或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为合同担保;
1,352 2022.04.15 -
01:10
什么叫诈骗罪
诈骗罪的行为要求: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做出欺骗行为,该行为使对方产生认识错误,对方基于认识错误处分财物,行为人取得财物。诈骗的金额要求: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中对电信诈骗规定
1,525 2022.04.17 -
01:12
什么叫招摇撞骗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九条的规定,招摇撞骗罪是指为谋取非法利益,假冒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身份或职称,进行诈骗,损害国家机关的威信及其正常活动的行为。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任何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都可以成为本罪
1,260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