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意诉讼如何追究责任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当事人之间恶意串通,企图通过诉讼、调解等方式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人民法院应当驳回其请求,并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法律还增加了对案外被侵害人的救济渠道:因不能归责于本人的事由未参加诉讼,但有证据证明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的部分或者全部内容错误,损害其民事权益的,可以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民事权益受到损害之日起六个月内,向作出该判决、裁定、调解书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经审理,诉讼请求成立的,应当改变或者撤销原判决、裁定、调解书;诉讼请求不成立的,驳回诉讼请求。 1、诉讼行为已经成立。即起诉或反诉已经为人民法院立案受理。若当事人提起诉讼虽为恶意,但其诉讼尚未被人民法院受理,不能认定为恶意诉讼。 2、当事人提起诉讼的心理状态为恶意。所谓恶意应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首先,必须是直接故意才构成,过失或间接故意均不能构成;其二,这种故意是指当事人明知自己的诉讼行为缺乏合理原因和胜诉的理由。其目的是以诉讼或不正当拖延为手段,以达到损害对方名誉、精神、物质等目的。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恶意诉讼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司法工作人员有恶意诉讼行为的,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法定刑内从重处罚;单位恶意诉讼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自然人犯此罪的规定进行处罚。
对于虚假诉讼罪,应予追究的刑事责任是:一般对行为人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
恶意获取公民信息罪刑事责任如何追究?
恶意获取公民信息触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刑事责任的追究: 1、构成本罪的,一般追究其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的刑事责任; 2、犯罪情节达到特别严重程度的,则应追究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的刑事责任。
2020.12.20 139 -
构成虚假诉讼罪会如何追究责任?
构成虚假诉讼罪会追究的责任: 1、构成本罪的,一般会追究其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的刑事责任; 2、如果存在严重犯罪情节的,则会追究其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的刑事责任。
2020.11.22 154 -
虚假诉讼罪的刑事责任如何追究?
对于虚假诉讼罪,应予追究的刑事责任是:一般对行为人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020.10.26 127
-
恶意诉讼如何追究刑事责任
行为人恶意诉讼的,涉嫌构成虚假诉讼罪,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刑法》对虚假诉讼罪的刑罚规定为:“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
2022-06-23 15,340 -
法院如何追究恶意转移财产的责任
对于界定恶意转移财产,法律上是有所限定的。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中即作了规定。该司法解释123条明确规定: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一百
2022-03-25 15,340 -
行政诉讼如何追究附带民事责任
行政裁决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处理与裁决机关行政职权密切相关的民事纠纷的具体行政行为。这类案件最原始的争议是民事争议,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只是为了解决民事争议。当事人提起行政诉讼时,要求法院重新审查相
2021-11-15 15,340 -
如何对交通事故责任追究提起诉讼
可以对交通事故责任提起诉讼。一般来说,公安机关首先组织双方进行调解。如果交通事故赔偿纠纷交通事故赔偿纠纷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告知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2021-11-04 15,340
-
01:27
缔约过失责任如何追究
对于缔约过失责任如何承担和追究,一般按当事人在合同中的约定执行,如果没有约定的,双方当事人可进行协商处理,协商不成的,可以起诉到人民法院。我国合同法规定,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1、假借
1,361 2022.04.17 -
00:57
如何追究冒名签字的法律责任
如何追究冒名签字的法律责任,根据冒名签字的动机来定。如果是利用职务之便冒充签名,试图挪用公私财物的,那么就可能涉嫌挪用公款罪。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犯罪嫌疑人会被人民法院判
2,529 2022.04.17 -
01:03
火灾怎么追究刑事责任
火灾怎么追究刑事责任不能一概而论,因为火灾可以分为故意放火造成的火灾,以及过失造成的火灾,所以需要分情况判断。根据《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的规定,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
3,626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