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起诉离婚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上法院打“官司”之前,首先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1)准备好诉讼证据;对多数的当事人来说,都是第一次诉讼,并没有收集、整理证据的意识。法院审理任何案件都是以“证据”为中心,没有证据,是很难打赢官司的,因此,在起诉之前收集相关证据是非常重要的。 (2)注意保护好家庭财产;当一方起诉后,另一方往往就会闻风而动,转移家庭的共同财产。因此,在起诉前,先不要打草惊蛇,将夫妻共同财产的相关证据进行收集和整理,在必要的时候可以采用诉讼保全的措施。 2、不要紧张,收集相关证据,为开庭做准备。很多当事人在接到法院传票时,往往非常紧张。特别在看到被告“歪曲事实”的答辩状后,即紧张,又气愤,又担心法院会听信被告一方之言。其实这是大可不必的,法院一般只是在开庭时,才会认真听取被告的意见,对于被告的诉状内容,也只是一看了之,不会轻信。 3、开庭时,要准备好诉讼材料,不要紧张,从容地应对庭审。该带的诉讼材料,如身份证、答辩状、证据原件一定要带齐。作为原告,在陈述时,应尽量把夫妻感情破裂的表现以及事实陈述清楚,并配有相关例证。作为被告,应尽量围绕夫妻感情尚可、不到分手地步为中心,摆事实,讲道理。综上所述,离婚案件是普通的民事案件,一般来说,法院都要经过两次审理才判决离婚。一审程序加上二审程序基本要九个月左右,如果涉及到复杂的财产纠纷,恐怕时间会更长。具体到民事起诉离婚要多久拿到判决书,得结合具体案情。当事人想尽快的拿到判决书,需要提供的资料全面些。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第一次起诉离婚和第二次起诉离婚都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如果遇到拒不配合的当事人,法院仍会派员送达。即使当事人拒签,法院仍可依法采用留置送达;对方隐匿财产的,对于银行存款、股票等,可以在起诉同时申请法院调查或律师出具调查令调查,一旦查出财产下落,可以视情况采取财产保全措施等。
-
-
起诉离婚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起诉离婚需要注意: 1、个人财产及物品妥善保管,以防被对方拿走。 2、尽可能的保存好有效的证件、财产凭证等。 3、注意保存或取得与离婚诉讼有关的证据。
2021.04.08 174 -
第二次起诉离婚诉讼要注意哪些问题
第二次起诉离婚要注意的问题: 1、起诉方要确定再次起诉的时间要求,判决不准离婚和调解和好的离婚案件,没有新情况、新理由,原告在六个月内又起诉的,不予受理; 2、确定有管辖权的法院; 3、准备能证明夫妻感情确已破裂的证据。
2021.03.05 234
-
第二次起诉离婚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1、诉状的起草之前已经写过离婚诉讼书了,但是法院驳回了自己的离婚请求,所以才会有第二次离婚诉讼书的出现,那么第二次离婚诉讼和第一次离婚诉讼的书写有什么区别呢?二次离婚诉讼书和第一次离婚诉讼书的格式是一
2022-05-18 15,340 -
第一次起诉离婚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1、上法院打“官司”之前,首先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1)准备好诉讼证据;对多数的当事人来说,都是第一次诉讼,并没有收集、整理证据的意识。法院审理任何案件都是以“证据”为中心,没有证据,是很难打赢官司
2021-05-24 15,340 -
第一次起诉离婚被判不准离婚,第二次起诉需要注意的问题是什么呢?
民事诉讼法第111条第7项规定,判决不准离婚和调解和好的离婚案件,没有新情况、新理由,原告在6个月内又起诉的,不予受理。适用此项规定时,应当注意两个问题:(1)此项限制仅针对原离婚诉讼的原告。对于原离
2022-03-07 15,340 -
第二次起诉离婚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1、诉状的起草之前已经写过离婚诉讼书了,但是法院驳回了自己的离婚请求,所以才会有第二次离婚诉讼书的出现,那么第二次离婚诉讼和第一次离婚诉讼的书写有什么区别呢?二次离婚诉讼书和第一次离婚诉讼书的格式是一
2021-05-26 15,340
-
01:24
第二次起诉离婚需要什么证据第二次起诉离婚需要的证据:结婚的证明材料,婚姻基础状况的证明材料,婚后夫妻感情变化,如因第三者插足引起离婚的,提供第三者介入的具体事实、证人证言、视听资料等证明材料,如有生理缺陷、精神病的,提供诊断书、鉴定书等,引起离婚原因的证明材料,夫妻
1,268 2022.04.17 -
01:13
合同谈判需要注意什么问题只要公司之间有合作,都是需要签订合同的。一旦签了合同即产生法律效力,因此,在合同谈判时,须认真对待。 合同谈判,就是和所有的其它参与方进行谈判,比如,谈判合作细节、明确所有合同参与方的权利与义务,还有各方违约的处理方式等内容。 合同谈判时应
833 2022.04.17 -
00:55
买房要注意些什么问题购买商品房的时候一定要先审查开发商的证件。如果开发商不具备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等证件的,那么购房者一定不要选择与开发商签订购房合同。其次在和开发商签订购房合同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看合同里面是否约定了明确的房
527 2022.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