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他人担保时务必注意的事项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为他人担保前,应视察对方是否有还款能力、良好的还款意愿。 一些人因碍于情面,在不了解对方是否具备良好的还款意愿、是否拥有按时足额偿还贷款本息的情况下,就轻易为其担保,到最后借钱方因无力还贷,自己便背上承重的负担。所以,在为他人作担保前,借钱方须仔细视察借钱方的还款能力、信用情况,然后根据自身情况,衡量是否为其作保。 2、了解清楚为他人作担保需要承担哪些后果。 大家不要以为为他人担保只是一种形式,根据相关规定,在借钱方不能履行债务时,担保人要履行其债务,承担责任。所以,大家在为他人作担保前应了解清楚相关法律规定,避免到头来得不偿失。 3、为他人作担保最好立下字据。 在为他人担保时,相关条款、款项支付形式等一定要以字据的形式体现,若双方发生纠纷,也不至于有理说不清。 对于债权人来说,在主债务合同、借款合同拟定后,自己或者是委托代理律师查看合同的内容,以此来确定合同是否合同有效是必要的。若是两类合同都有效,但是债务到期之后,债务人推拖自己没钱的,那么债权人无需确定对方是否有钱,只要还在担保期间内,就都可以向担保人讨债。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注意下列问题: 1、签订抵押合同的抵押人与不动产权利人应一致。 2、办理抵押的登记、保险费用应明确约定由谁承担。 3、抵押人如果是公司法人的,应要求公司法人提供公司章程。 4、明确约定处理抵押财产所得价款不足清偿所担保的债务,抵押人是否仍需要承担补足责任。
为他人作担保时应该注意的事项: 一、不要人情担保,在订立担保合同时,担保人碍于情面,对被担保人缺乏应有的资信调查,盲目签订担保合同。 二、不要行政命令担保。 三、不要贿赂担保。 四、不要无知担保。 五、不要无效担保。
-
债权债务担保的注意事项:
债权债务中担保的注意事项:各当事人是否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担保的意思表示是否真实;是否采用书面形式订立了担保合同;以及担保合同的条款是否合法合理。
2021.04.16 111 -
为他人担保要注意什么
注意下列问题:1.签订抵押合同的抵押人与不动产权利人应一致。2.办理抵押的登记、保险费用应明确约定由谁承担。3.抵押人如果是公司法人的,应要求公司法人提供公司章程。4.明确约定处理抵押财产所得价款不足清偿所担保的债务,抵押人是否仍需要承担补
2021.01.09 108 -
债权债务中担保的注意事项
有下列内容:1.保证是指保证人和债权人约定,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保证人按照约定履行债务或者承担责任的行为。2.抵押是指抵押人和债权人以书面形式订立约定,不转移抵押财产的占有,将该财产作为债权的担保。3.质押是指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将其动产移交
2021.04.18 140
-
担保人的注意事项
在成为他人的银行贷款担保人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以下两方面: 一方面,要多方考察借款人的信誉。一般来讲,贷款人的信誉越高,担保人的风险就越小。要想知道贷款人的信誉高低,可以根据自己与贷款人的平时接触来判断
2022-04-27 15,340 -
担保人注意事项,成为贷款担保人需要注意哪些
对于做贷款担保,在成为他人的银行贷款担保人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以下两方面:一方面,要多方考察借款人的信誉。一般来讲,贷款人的信誉越高,担保人的风险就越小。要想知道贷款人的信誉高低,可以根据自己与贷款人的
2022-04-24 15,340 -
担保人起诉债务人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保证人是在承担了保证责任后才会行使追偿权,向债务人提起诉讼,但是在债务履行期限届满,债务人有履行能力而债权人不主张权利时,此时虽然债权人也未向保证人主张权利,但保证人的保证责任并未免除,一旦债权人向保
2022-07-23 15,340 -
质押担保人注意事项
在使用质押担保时,当事人应注意以下五个问题: (1)质押的财物,应符合法律的规定,即法律允许流通和可以强制执行的财物。 (2)使用质押担保,当事人必须签订书面的质押合同。 质押合同内容主要包括:被担保
2022-05-19 15,340
-
01:34
债务追讨注意事项债务追逃应当注意以下事项: 1、先了解对方的经济状况,掌握其财产动向,这样就能知道对方是否有能力偿还。当然这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倘若对方无能力偿还,那你也没办法了。 2、要针对对方借钱的事情收集有效证据。比如电话录音、欠条以及其他的方式等等,
999 2022.04.17 -
01:13
购房合同的注意事项作为购房者,在签订购房合同时应注意以下事项:1、房屋产权是否符合出售条件。2、卖方是否有权出售房屋。3、房屋价格与同地段同类型房屋是否相符。4、合同中约定的付款期限是否合理。5、合同中约定的过户、交付时间是否合理。6、违约责任的约定对买卖双
1,811 2022.04.15 -
01:19
审合同注意事项审合同的注意事项包括以下这五个方面: 一、注意合同的目的性。只有了解合同目的,才可以弄清楚合同各方的真实意思、确定合同的性质及合同的准确名称、“规划”合同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及违约后果、确保合同的有效性。 二、注意合同的有效性。 合同有效性事实
2,789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