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修订)第七条是谁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有利于贯彻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原则,更好地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未成年人这一特殊群体的权利是人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修订后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并特别强调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 2、有利于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证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他们的成长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 3、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社会稳定和家庭幸福: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家庭幸福、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一个孩子出了问题,受影响的不仅是孩子本身,还包括孩子的家庭乃至这个家庭的亲戚朋友,孩子违法犯罪,更是直接影响家庭、社会的和谐稳定。
确立“留守儿童”委托照护制度。《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十二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因外出务工等原因在一定期限内不能完全履行监护职责的,要求其委托具有照护能力的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代为照护;无正当理由的,不得委托他人代为照护。第二十三条和第二十四条同时规定,监护人不能将未成年人“一托了之”,确定被委托人时要“听取有表达意愿能力未成年人的意见”,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要与未成年人、被委托人至少每周联系和交流一次,了解未成年人的生活、学习、心理等情况,并给予未成年人亲情关爱。
-
谁是未成年人的第一监护人
未成年人的第一监护人是其父母;父母死亡或没有监护能力的,其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属于第二监护人;其他经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委会或村委会、民政部门同意担任监护人的属于第三监护人。
2021.01.24 125 -
-
未成年人的第一监护人是谁?
未成年人的第一监护人是其父母。法律规定,父母是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有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担任;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
2021.02.05 180
-
北京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修订)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未成年人是指未满18周岁的公民。
2022-09-08 15,340 -
北京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修订)第七十条什么内容?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或者有侮辱、诽谤、歧视、恐吓、贬损等言行的,视情节轻重,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给予批评、行政处分或者解聘。
2022-09-09 15,340 -
北京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修订)第五十七条规定如何?
对流浪乞讨的未成年人,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予以救助。在救助场所内应当与流浪乞讨的成年人分开救助,同时提供心理辅导、短期教育,进行不良行为矫治,并在监护人的带领下可以离开救助场所。
2022-09-09 15,340 -
北京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修订)第七条主要内容有哪些?
培养、和保护未成年人是国家机关、政党、社会团体、部队、企业事业单位、学校、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以及家庭和每个成年公民的共同责任。对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有权予以劝阻、制止,并有
2022-09-08 15,340
-
01:07
未成年人保护法修改未成年人保护法指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国家根据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给予特殊、优先保护,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保护未成年人,是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人民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社会
1,912 2022.06.22 -
01:11
未成年保护法是哪一年未成年保护法是1991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宪法制定的,专门保护未满18周岁的公民的合法权益的法律,1991年通过,2006年第一次修订,2012年修正,2020年第二次修订,2021
12,814 2022.04.17 -
01:33
外地人在北京买房条件根据北京相关的购房政策,外地人如要在北京购房需具备以下条件: 1、购房者需要在北京连续满五年纳税证明,此处的纳税证明主要指的个人所得税证明或者是其个人在北京连续满五年的社会保险证明,且中间不可断交; 2、购房者持有合法有效的北京暂住证;北京
12,076 2021.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