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轻微伤一个轻微伤应该如何处理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轻微伤不构成刑事案件,没有刑事责任、只有行政责任(治安处罚)和民事赔偿责任。 2、一般轻微伤可以由公安进行调解,调解达成协议后不再处罚;若调解不成可处罚款或15天以下行政拘留。 3、拘留或罚款:给予治安处罚,应由县级公安局决定; 4、拘留是五日以上十日以下,如果你是残疾人或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拘留可以是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 5、罚款可以是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严重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可以既拘留、又罚款,即并罚。 6、《治安处罚法》第四十三条: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轻微伤以下的不构成刑事犯罪,按照治安处罚处理,情节较轻的,公安机关可以调解处理。经公安机关调解,当事人达成协议的,不予处罚。经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达成协议后不履行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殴打他人造成轻微伤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并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 (一)结伙殴打、伤害他人的; (二)殴打、伤害残疾人、孕妇、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或者六十周岁以上的人的; (三)多次殴打、伤害他人或者一次殴打、伤害多人的。 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有下列情形之一,应当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不执行行政拘留处罚: (一)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 (二)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初次违反治安管理的; (三)七十周岁以上的; (四)怀孕或者哺乳自己不满一周岁婴儿的。
-
互殴一个轻微伤一个无伤?
如果是互相打斗,双方都应当受到相应的处罚,不是只处罚把别人打伤的一方。当然在处罚种类和期限、额度上,致人损害的一方要严重一些,有可能会被处5日以上10日以下的拘留,可能会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2020.11.26 459 -
互殴一个轻微伤一个无伤
双方打架,一方无伤一方轻微伤的,两方都需要处理。致人轻微伤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致人无伤的,公安机关可以警告罚款。
2020.02.26 1,463
-
两个轻微伤一级一个轻微伤怎么判
致人两个轻微伤一级、一个轻微伤,不构成犯罪,不能量刑。属于违法行为,应当进行治安处罚。《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
2022-03-09 15,340 -
打架一个人轻微伤如何处理
1,如果伤情鉴定为轻微伤,受害方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诉要求人身损害赔偿;同时可以要求给予行政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
2022-02-16 15,340 -
一个轻微伤二个轻微伤的量刑标准?
轻微伤量刑标准: 1、轻微伤不构成刑事案件,没有刑事责任、只有行政责任(治安处罚)和民事赔偿责任。一般轻微伤可以由公安进行调解,调解达成协议后不再处罚;若调解不成可处罚款或15天以下行政拘留。 2、拘
2022-07-07 15,340 -
一个人打一人轻微伤,一个人轻微伤,要判刑吗
致受害人轻微伤,不构成犯罪,不会被判刑,但需要接受行政处罚。《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
2022-08-14 15,340
-
00:49
打人至轻微伤应该怎么判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及《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故意伤害他人造成轻微伤不构成犯罪,但公安部门可能进行治安处罚,即拘留五日以上十日以下并且罚款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另外,还得承担被伤者的经济赔偿。但是如果故意伤害他人至轻伤,情节较轻的,
2,396 2022.05.11 -
01:24
轻微工伤该怎么赔偿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轻微工伤指的是被鉴定为七级至十级伤残。但是具体的赔偿标准,需要根据伤者原本的工资、实际支出的医疗费等决定。除了医疗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康复治疗费等赔偿,条例中规定了不同额度的赔偿费用,主要根据工伤伤残鉴定结果,确定每个
2,482 2022.04.17 -
01:01
轻微伤害该怎么判刑
故意伤人造成他人受轻伤伤害的,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关于故意伤害罪的规定,应判处犯罪分子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所以,故意伤人,致他人收到轻伤伤害,最高可判处三年有期徒刑。具体对犯罪分子判处何种刑罚,由法院根据犯罪行为的具体情节
1,896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