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人事争议仲裁员管理办法规定北京市人事争议仲裁员的任期几年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北京市人事争议仲裁员管理办法》规定北京市人事仲裁员实行聘任制。专职仲裁员由仲裁委员会从其办事机构工作人员中聘任。兼职仲裁员由仲裁委员会从政府有关部门的人员、专家学者、律师以及从事过人事工作的退休干部中聘任。聘任兼职仲裁员应征得其所在单位同意。 聘任仲裁员任期一般为三年,专职与兼职仲裁员在执行仲裁公务时享有同等权利。 仲裁员审理案件应遵守下列要求:(一)仲裁员应注重仪表,服装整洁,举止得当,在开庭、调查询问时不得从事与案件审理无关的事项。(二)仲裁庭开庭日期确定后,仲裁员不得随意因其他事由影响开庭。仲裁员应按时参加开庭、合议、现场调查及其它案件审理工作,不得无正当理由缺席、迟到、早退。(三)仲裁员应当详细审阅当事人提交的证据材料。开庭前,首席仲裁员应组织合议,明确开庭审理的范围、重点(审理方案由首席仲裁员提出)和分工。(四)开庭审理时,仲裁员应当客观、公正、耐心地听取当事人、代理人的陈述及辩论意见,语言规范、准确,避免随意性和倾向性。除调解程序外,不得对案件性质、是非责任发表意见,不得与当事人争论。(五)仲裁员在任职期间不得接受当事人、代理人请客、馈赠或提供的其他利益;不得私自会见一方当事人、代理人,接受其提供的证据材料;不得以任何方式(包括电话、传真、电传、电子邮件等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同一方当事人、代理人谈论有关仲裁案件的情况;不得代人打听与自己无关的案件情况、请客送礼、提供利益。 仲裁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仲裁委员会应当予以解聘: (一)聘期已满,仲裁委员会决定不予续聘的。 (二)仲裁员在聘任期内因工作调动或其他原因,不能履行仲裁员职责的。 (三)考核不合格的。 (四)无正当理由不接受仲裁委员会交办工作的。 (五)有其他违法违纪行为的。 仲裁员在仲裁活动中徇私舞弊、收受贿赂、滥用职权的,由所在单位或上级机关按有关规定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
-
劳动人事仲裁管辖争议
对于劳动人事仲裁的管辖争议,应当依法处理,即劳动争议由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当事人分别向两地委员会申请的,由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该诉讼案件由用
2020.03.27 181 -
人事争议仲裁和劳动争议仲裁有何区别
区别如下:1.人事争议与劳动争议的时效不同。人事争议仲裁当事人应当在人事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以书面形式向有管辖权的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请。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应当从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60日内,以书面形式向劳动争议仲裁
2020.10.20 303
-
北京市人事争议与劳动争议仲裁办法
■人事争议与劳动争议的受案范围不同北京市人事争议仲裁办法与机构适用于本市事业单位与其工作人员之间因人事关系的建立、变更、解除等发生的争议,以及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应当仲裁的其他人事争议。具体包括:受
2022-03-05 15,340 -
北京市人事争议仲裁办法第10条规定如何?
区、县委员会管辖除本办法第九条规定以外的其他人事争议。
2022-09-11 15,340 -
北京市人事争议仲裁办法第一条怎么写
为公正、及时地处理人事争议,保障争议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2022-09-22 15,340 -
北京市人事争议仲裁办法第11条有什么新规定?
必要时,市仲裁委员会可以将其管辖的人事争议案件指定区、县委员会处理;区、县仲裁委员会可以将其管辖的人事争议案件提请市仲裁委员会处理。区、县仲裁委员会因案件管辖发生异议的,由市仲裁委员会指定管辖。
2022-09-11 15,340
-
00:59
劳动争议仲裁管辖地规定劳动争议仲裁管辖地规定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一条。劳动争议可以由合同履行地或者是单位所在地的仲裁委员会为管辖,这两个之间是没有先后顺序的,可以是由合同履行地,也可以是单位所在地管辖。如果双方分别向合同履行地和单位所在地
1,598 2022.04.17 -
01:04
劳动争议仲裁有效期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为一年。发生劳动争议,应当仲裁前置。也就是需要先向仲裁委员会的申请进行仲裁,之后如果对仲裁的结果不服,再向人民法院起诉。申请仲裁需要在诉讼时效内提出。劳动仲裁诉讼时效的计算是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开
4,910 2022.04.17 -
01:25
劳动争议仲裁与民商事仲裁的区别是什么劳动争议仲裁与民商事仲裁的区别有四点,分别是: 1、机构设置方面不同,仲裁委员会不按行政区划层层设立,可以在直辖市和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设立;而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是按行政区划分别在县、市和市辖区等设立的处理劳动争议的特别机构; 2、
3,198 2022.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