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人证言情况可以撤回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如果证人证言已经做为证据向法庭提交,即已经当庭出示并经过质证,则不能撤回。《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一条规定:“证人证言必须在法庭上经过公诉人、被害人和被告人、辩护人双方讯问、质证,听取各方证人的证言并经过查实以后,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民事诉讼法(试行)》也规定,证人证言“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如果只是协商好愿意作证,但并未提交法庭,则可以撤回。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证人证言必须是真实有效的,如果证人在法庭上撒谎或者隐匿重要证据,情节较轻就会被罚款甚至拘留,如果情节的严重对案件以及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影响,那就可能构成伪证罪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一条 证人证言必须在法庭上经过公诉人、被害人和被告人、辩护人双方质证并且查实以后,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法庭查明证人有意作伪证或者隐匿罪证的时候,应当依法处理。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如果证人证言已经做为证据向法庭提交,即已经当庭出示并经过质证,则不能撤回。《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一条规定:“证人证言必须在法庭上经过公诉人、被害人和被告人、辩护人双方讯问、质证,听取各方证人的证言并经过查实以后,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民事诉讼法(试行)》也规定,证人证言“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如果只是协商好愿意作证,但并未提交法庭,则可以撤回。此外需要注意的是,证人证言必须是真实有效的,如果证人在法庭上撒谎或者隐匿重要证据,情节较轻就会被罚款甚至拘留,如果情节的严重对案件以及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影响,那就可能构成伪证罪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
被证人证言可以撤回吗
证人证言还未提交法庭可以撤回,但已经作为证据向法庭提交,并且经过质证,则不能撤回。证人证言必须真实有效,证人有意作伪证或隐匿罪证,情节较轻可能被罚款或拘留,情节严重可能构成伪证罪,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2020.05.29 243 -
什么情况证人证言无效
证人证言应当是证人耳闻目睹的与案件有联系的客观情况,即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者消灭的事实以及发生争议的事实。 因此,证人陈述与案件无关的事实,不应作为证言的内容;证人的分析认识或者法律评价也不能作为证据。证人证言应是自己亲自所见所闻,
2020.06.07 388 -
什么情况证人证言无效
证人的证言可能会被宣布无效要视情况而定,具体如下: 1、未成人所作的证言或者是与其年龄和智力状况不相当的成年人所作的证言; 2、与当事人一方或者是代理人有利害关系的证人所作的证言; 3、一些存在疑点的视听资料也是属于无效的证据; 4、还有一
2022.07.29 7,929
-
证人可以撤回证言吗
证人证言尚未提交法院撤回,但已作为证据提交法院,经质证不能撤回。证人证言必须真实有效,证人故意作伪证或隐匿罪证,情节轻微可能被罚款或拘留,情节严重可能构成伪证罪,并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2021-11-04 15,340 -
证人证言可以撤回吗
如果证人证言已经作为证据向法庭提交,已经当庭出示并经过质证,则不能撤回。如果只是协商好愿意作证,但并未提交法庭,则可以撤回。
2023-03-09 15,340 -
证人证言能撤回吗
如果证人证言已经做为证据向法庭提交,即已经当庭出示并经过质证,则不能撤回。《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一条规定:“证人证言必须在法庭上经过公诉人、被害人和被告人、辩护人双方讯问、质证,听取各方证人的证言并经过
2022-11-03 15,340 -
证人证言能撤回吗?
如果证人证言已经做为证据向法庭提交,即已经当庭出示并经过质证,则不能撤回。《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一条规定:“证人证言必须在法庭上经过公诉人、被害人和被告人、辩护人双方讯问、质证,听取各方证人的证言并经过
2022-11-20 15,340
-
00:59
只有证人证言可以定罪吗只有证人证言不可以定罪。只有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依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有罪的,才能对被告人定罪量刑。如果证人证言能够与被告人供述相互印证,可以将其作为定罪证据。如果只有一个证人证言,而无其他证据佐证,一般不能对被告人定罪。对一切案件的
3,305 2022.05.11 -
01:31
什么情况可以退回定金定金是指,合同当事人为了保证债务的履行,约定由一方先行支付一定金额,作为合同订立或者履行的担保。具体可以分为定约定金、成约定金和违约定金等类型。定金的数额可以由双方当事人事先约定,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法律规定了定金金额不能超过合同标的的20%
992 2022.04.17 -
00:52
病情证明可以缓刑吗提交病情证明不可以适用缓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可知,缓刑的适用条件为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并同时满足不具有再犯危险性、具有悔罪表现、犯罪情节轻微、宣告缓刑对其所居住的社区不会造成不良影响等条件的,才可以适
1,704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