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衅滋事罪有什么表现特征?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关于寻衅滋事罪,是指肆意挑衅,随意殴打、骚扰他人或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或者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它的表现形式主要有: 1、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 殴打,是指对他人行使有形力,造成他人身体痛苦的行为。换言之,殴打相当于国外刑法中的狭义的暴行。亦即,殴打应是直接对人的身体行使有形力。 2、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 对于追逐、拦截、辱骂他人造成他人轻微伤、轻伤结果或者导致他人自杀的,使用凶器追逐、拦截他人的,多次追逐、拦截、辱骂他人的,追逐、拦截残疾人、儿童等弱势群体的,应当认定为情节恶劣。 3、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 强拿硬要,是违背他人意志强行取得他人财物的行为,既可以表现为夺取财物,也可以表现为迫使他人交付财物。对其中的财物宜作广义解释,即包括财产性利益。 4、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 对起哄闹事行为是否造成公共秩序严重混乱的判断,应以行为时的全部具体状态为根据。公共场所的性质、公共场所活动的重要程度、进入公共场所的人数、起哄闹事的时间、公共活动受影响的范围与程度等,是判断行为是否造成公共秩序严重混乱的重要资料。 因此,有寻衅滋事罪的构成要件可以看出,寻衅滋事罪是一方的犯罪,公安机关只处罚寻衅滋事的当事人,不会处罚被害人的。因此,寻衅滋事罪并不是双方都要抓起来的。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
寻衅滋事罪的特征是什么?
寻衅滋事罪的特征: 一、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秩序。 二、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无事生非,起哄捣乱,无理取闹,殴打伤害无辜,肆意挑衅,横行霸道,破坏公共秩序的行为。 三、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年满l6周岁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2020.10.06 155 -
寻衅滋事罪有哪些特征
寻衅滋事罪的特征应为: 1、犯罪主观方面是故意; 2、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应当是年满十六周岁的自然人; 3、犯罪客体是公共秩序; 4、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随意殴打他人、无事生非等破坏公共秩序的行为。
2020.07.28 125 -
寻衅滋事罪的特征是什么
寻衅滋事罪的特征: 一、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秩序。 二、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无事生非,起哄捣乱,无理取闹,殴打伤害无辜,肆意挑衅,横行霸道,破坏公共秩序的行为。 三、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年满l6周岁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2020.04.30 299
-
寻衅滋事罪表现形式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寻衅滋事罪是指随意殴打、骚扰他人或者任意损坏、占用公私财物,或者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刑法将寻衅滋事罪的客观表现形式规定为四种:1、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2、追逐、拦截、侮辱、
2021-11-30 15,340 -
寻衅滋事案有什么特征
无论任何原因的扰乱社会公共秩序,都会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所以,我国对此行为严惩不贷,希望大家凡是都能冷静处理,不要因为极端的想法,做出违法违纪的事情,给自己和家人带来不可弥补的伤害。
2021-08-13 15,340 -
寻衅滋事罪的主观特征是什么,寻衅滋事罪的主要特征是
寻衅滋事罪的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破坏社会秩序的危害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行为人的犯罪动机是为了满足耍威风、取乐等不正常的精神刺激或其他不健康的心理需要。在寻衅滋事活动中的行
2021-09-30 15,340 -
寻衅滋事罪的特征
《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寻衅滋事罪的犯罪主体应为年满十六周年以上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单位不能构成本罪的主体。寻衅滋事罪的主观方面应为直接故意。明知自己的行为
2021-01-12 15,340
-
01:23
寻衅滋事罪怎么判
寻衅滋事罪,指的是行为人随意殴打、骚扰他人或者任意损毁、占用他人财物,或者在公共场合带头闹事,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 根据《刑法》有关寻衅滋事罪的规定,出现以下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人民法院会处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5,331 2022.04.15 -
01:06
寻衅滋事双方都有罪吗
寻衅滋事不是双方都有罪的,要看是否有构成寻衅滋事罪的行为。寻衅滋事罪,是指肆意挑衅,随意殴打、骚扰他人或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或者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它的表现形式主要有:1、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2、追逐、拦截
1,882 2022.04.15 -
00:52
寻衅滋事罪判几年
下面我给大家讲述以下关于寻性滋事罪有关量刑方面的问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两百九十三条规定,寻衅滋事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随意殴打他人,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
669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