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况下犯事逃逸不成立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如果主观上不是为了逃避法律责任或救助义务,驾驶事故车辆或者遗弃事故车辆,逃离事故现场,或者客观上不逃离现场,那么事故逃逸就不成立。但是,当事人需要提供证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安全法》第一百零一条 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一百一十二条 本规定中下列用语的含义是: (一)“交通肇事逃逸”,是指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责任,驾驶或者遗弃车辆逃离道路交通事故现场以及潜逃藏匿的行为。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交通肇事逃逸”,是指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责任,驾驶或者遗弃车辆逃离道路交通事故现场以及潜逃藏匿的行为。交通肇事逃逸不成立的情形有: 1、交通事故当事人对事故事实无争议,撤离现场自行协商解决,达成协议,并留下真实姓名、联系方式后,一方反悔并报案的; 2、交通事故当事人为及时抢救事故伤者,标明车辆和伤者位置后驾车驶离现场并及时报案的; 3、交通事故当事人将伤者送医院后,确因筹措伤者医疗费用需暂时离开医院,经伤者或伤者家属同意,留下本人真实信息,并在商定时间内返回的; 4、交通事故当事人因受伤需到医院救治等原因离开现场,未能及时报案的; 5、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驶离现场,有证据证明其不知道或不能发现事故发生的; 6、有证据证明交通事故当事人因可能受到人身伤害而被迫离开交通事故现场并及时报案的。
以下情况下,交通肇事逃逸不成立:如果主观上不是为了逃避法律责任或救助义务,驾驶肇事车辆或者遗弃肇事车辆,逃离道事故现场的,或者客观上没有逃离现场的行为的,那么肇事逃逸就不会成立。但需要当事人提供证据证明。
-
在什么情况下肇事逃逸构成犯罪
在网上诱骗未成年人儿童发布隐私照片的行为是犯法的,情节严重的还可以构成猥亵儿童罪。根据我国《刑法》规定,猥亵儿童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猥亵手段恶劣或者有其他恶劣情节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2020.12.23 89 -
肇事逃逸什么情况下会构成犯罪
交通事故致一人重伤,承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肇事者逃逸的,就会构成刑事犯罪。根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
2020.10.19 135
-
什么情况下不构成肇事逃逸
不具备肇事逃逸的情况:一是当事人不知道发生了交通事故而离开现场的,其主观上也就没有逃避法律责任的故意二是特种车辆在执行任务过程中,为履行法律职责,发生了交通事故后,驾车离开现场的。但是如果是执行完任务
2022-07-09 15,340 -
在什么情况下肇事逃逸构成犯罪?
1、一般来说,交通肇事时需要至少一人死亡或三人以上重伤才可能构成交通肇事罪。 2、但是依司法解释,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的主要或全部责任,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的,也可能构成交通肇事罪。 3、若构
2021-06-16 15,340 -
交通事故逃逸什么情况下构成犯罪
情形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没有责任而驶离现场、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等8种情况将被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 1.明知发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 2.
2022-07-16 15,340 -
什么情况下不构成交通肇事逃逸
不属于交通肇事逃逸的情形有如下几种: 1、交通事故当事人对事故事实无争议,撤离现场自行协商解决,达成协议,并留下真实姓名、联系方式后,一方反悔并报案的; 2、交通事故当事人为及时抢救事故伤者,标明车辆
2022-07-20 15,340
-
02:04
什么情况是肇事逃逸行为
可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的情况有: 1、当事人明知发生了交通事故,却仍然驾车或者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 2、当事人认为自己对交通事故没有责任,驾车驶离交通事故现场的; 3、当事人具有酒后驾驶和无证驾车等嫌疑,在报案后仍拒绝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擅
1,713 2022.05.11 -
01:05
什么情况下构成寻衅滋事
寻衅滋事罪是指,行为人对他人实施殴打、辱骂,或者破坏公私财物等严重扰乱社会公共秩序的行为。行为人有以下行为之一的,即构成寻衅滋事:1、随意殴打他人,或者追逐、侮辱、谩骂、恐吓、拦截他人,行为恶劣或者造成严重后果的;2、强行夺取他人财物,或者
1,042 2022.04.15 -
01:10
虚假诉讼在什么情况下构成犯罪
1、虚假诉讼要构成犯罪,只有“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的”,才有可能。“捏造”是指凭空捏造,如果纠纷事实客观存在,仅仅对非关键部分的事实进行夸大、或者滥用诉讼权利恶意诉讼的,都不构成该罪。其次,必须是民事诉讼领域的事实,如果在刑事诉讼领域捏
1,415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