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时逃避服役罪的构成要件最新的规定是什么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战时逃避服役罪由以下要件构成: 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直接客体是兵役管理活动。 二、客观要件。本罪表现为在战时拒绝、逃避服兵役,情节严重的行为。所谓“情节严重”,是指多次拒绝、逃避服兵役;组织、煽动他人拒绝、逃避兵役;以暴力、威胁的方法拒绝服兵役等等。 三、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成为本罪主体。 四、主观要件。本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其目的一般是为了逃避服役,犯罪动机则多为贪生怕死、怕苦怕累。
《刑法》第三百七十六条,预备役人员战时拒绝、逃避征召或者军事训练,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公民战时拒绝、逃避服役,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构成战时逃避服役罪的条件有: 1、客观方面表现为在战时拒绝、逃避服兵役,情节严重的行为。 2、本罪侵犯的直接客体是兵役管理活动。 3、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 4、本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其目的一般是为了逃避服役。
战时逃避服役罪由以下要件构成: 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直接客体是兵役管理活动。 二、客观要件。本罪表现为在战时拒绝、逃避服兵役,情节严重的行为。所谓“情节严重”,是指多次拒绝、逃避服兵役;组织、煽动他人拒绝、逃避兵役;以暴力、威胁的方法拒绝服兵役等等。 三、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成为本罪主体。 四、主观要件。本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其目的一般是为了逃避服役,犯罪动机则多为贪生怕死、怕苦怕累。
-
战时逃避服役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战时逃避服役罪的犯罪构成特征,即犯罪构成要件包括:主体为一般主体;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侵犯的客体是兵役管理活动;客观方面则表现为在战时拒绝、逃避服兵役,情节严重的行为。
2020.10.15 111 -
什么是战时逃避服役罪的构成要件?
战时逃避服役罪的构成要件如下: 1、本罪的主体要件为一般主体; 2、主观要件即故意的心理态度; 3、客体要件是兵役管理活动; 4、客观要件即战时拒绝、逃避服兵役,情节严重的行为。
2020.09.20 85 -
构成战时逃避服役罪的条件?
构成战时逃避服役罪的条件为: 1、本罪侵犯的直接客体是兵役管理活动。 2、客观方面表现为在战时拒绝、逃避服兵役,情节严重的行为。 3、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 4、本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其目的一般是为了逃避服役。
2020.05.24 116
-
战时逃避服役罪的构成要件
战时逃避服役罪的构成要件有: 本罪侵犯的直接对象是兵役管理活动。 2、行为人在战时逃避服兵役,情节严重的。 3、犯罪主体是具有刑事责任年龄和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4、本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
2021-11-23 15,340 -
战时逃避服役罪构成要件
战时逃避服役罪由以下要件构成: 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直接客体是兵役管理活动。 二、客观要件。本罪表现为在战时拒绝、逃避服兵役,情节严重的行为。所谓“情节严重”,是指多次拒绝、逃避服兵役;组织、煽动
2023-07-29 15,340 -
构成“战时逃避服役罪”构成战时逃避服役罪如何认定
构成战时逃避服役罪的,应当追究责任:公民在战时逃避服役,情节严重的,处徒刑或者拘役。战时逃避服役罪是危害国防利益的犯罪,公民在战时是有义务服役的。
2021-11-23 15,340 -
战时逃避服役罪的构成条件是什么
战时逃避征召罪需要以下构成要件: 1、侵犯的直接客体是兵役管理活动。 2、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在战时拒绝、逃避服兵役,情节严重的行为。 3、犯罪主体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4、在主
2022-06-27 15,340
-
01:34
战时拒绝、逃避服役罪构成要件战时拒绝、逃避服役罪指的是在战时兵役部门向公民发出应征服役通知时,公民拒绝或者逃避兵役部门的应征,情节严重的行为。战时拒绝、逃避服役罪的构成要件主要包括下面四点: 第一,在客体上,本罪侵犯了兵役管理活动秩序。我国宪法中明确规定,依法服兵役是
1,256 2022.04.17 -
01:11
绑架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绑架罪的构成要件分为客体、客观方面、主体、主观方面。首先,绑架罪的客体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身体健康权、生命权、人身自由权。其次,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被绑架人的近亲属或其他人对被绑架人安危的忧虑,使用暴力、胁迫或者麻醉方法劫持或以实力控制他人。第
2,331 2022.04.17 -
00:59
诈骗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诈骗罪,一般指的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虚假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式,骗取金额较大的公私有财物的行为。 诈骗罪的构成要件是: 1、主体要件,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诈骗罪。 2、主观要件,本
13,183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