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基地联合建房协议产权归谁啊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只要不违反法律规定,就有效。大体说,在农村合作双方系同一个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且符合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积不得超过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该建设符合乡村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且办理了相关审批手续,有效;否则,无效。需要特别强调的是,非本村村民,进行建设,需要使用土地的,必须依法申请使用国有土地。 《土地法》第六十二条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积不得超过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 农村村民建住宅,应当符合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尽量使用原有的宅基地和村内空闲地。 农村村民住宅用地,经乡(镇)人民政府审核,由县级人民政府批准;其中,涉及占用农用地的,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办理审批手续。 农村村民出卖、出租住房后,再申请宅基地的,不予批准。 第四十三条任何单位和个人进行建设,需要使用土地的,必须依法申请使用国有土地;但是,兴办乡镇企业和村民建设住宅经依法批准使用本集体经济组织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或者乡(镇)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经依法批准使用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除外。 前款所称依法申请使用的国有土地包括国家所有的土地和国家征收的原属于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子女在父母宅基地建房归父母,子女可继承房屋,而据我国民法中房随地走、地随房走原则,土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应为一人所有,不可分离。也就是说,谁拥有宅基地使用权,那么宅基地上的房屋就归谁所有。如果子女与父母不在同一个户口,宅基地是以父母的名义申请的,那么,宅基地使用权就是归父母的,房屋产权自然也是归父母的。
无论双方所签订的合同文书形式如何,这样的协议本质上是违反法律规定的,属于试图以合法形式来掩盖购买村民宅基地的非法目的,不能得到法院支持的。
-
子女在父母宅基地建房归谁
子女在父母宅基地建房归父母。宅基地使用权及地上的建筑物、构筑物统一权籍调查、统一确权登记、统一颁发房地一体不动产权证书。坚持地随房走、房随地走、房地一体的房屋产权与土地使用权同时登记原则。
2021.01.27 277 -
子女在父母宅基地建房归谁
由于我国土地政策的特殊性,宅基地是属于农村集体所有的,不属于任何个人的财产。因此子女在父母的宅基地建房的话,根据我国继承法的相关规定,公民的房屋、财产、及各种私人的用品都是个人的合法财产,在父母死后其继承人可以继承。子女在父母宅基地建房的话
2022.04.12 1,608 -
父母宅基地给孩子建房归谁
子女在父母宅基地建房归父母,子女可继承房屋,而据我国民法中“房随地走”、“地随房走”原则,土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应为一人所有,不可分离。也就是说,谁拥有宅基地使用权,那么宅基地上的房屋就归谁所有。如果子女与父母不在同一个户口,宅基地是以父母
2021.02.27 795
-
宅基地建房后产权归谁
宅基地上建造的房屋由所有人翻盖后仍然归原所有人。宅基地所有权归村集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条第一款、第三款的规定,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积不得超过省、自治区、
2022-07-02 15,340 -
宅基地拆迁后宅基地产权归谁
宅基地上的房屋翻盖后,产权一般仍然归原产权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条第一款、第三款的规定,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积不得超过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农村村
2022-06-18 15,340 -
宅基地翻盖产权归谁
宅基地使用权是指公民个人在国家或集体所有宅基地上享有的建造房屋使用和居住的物权。宅基地使用权是一项特殊的土地权利,其土地使用权人有严格的范围限制,仅限于农民集体内符合要求的成员,宅基地面积标准也有严格
2021-11-18 15,340 -
宅基地拆迁产权归谁
宅基地上的房屋翻盖后,产权一般仍然归原产权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条第一款、第三款的规定,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积不得超过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农村村
2022-06-18 15,340
-
01:21
五保户死后的宅基地归谁
在我国宅基地属于村集体所有,因此宅基地不存在继承的说法,能够继承的只是宅基地上建造的房屋。而五保户死后房屋的继承问题,要看五保户是否存在法定的继承人,如果五保户没有法定继承人的,在他去世后,五保户的房屋就划归村集体所有或者国家所有;如果五保
2,038 2022.04.17 -
01:19
宅基地上建房能出售吗
宅基地上建的房屋不能出售。因为根据我国有关法律规定,城市市区的土地是属于国家所有的,而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法律有特殊规定外,属于集体所有,并非个人所有。国家土地和集体所有的土地都可以依法确定给个人使用,使用土地的个人或单位,有义务保护、
2,160 2021.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