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羁押期间,被羁押者是否能够推翻之前的口供?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在审理刑事案件时,审讯人员若使用非法手段如刑讯逼供等方法获取证据,这些证据必须被排除,不能被采纳进入审判程序。对于被告人的口供和辩护意见,必须结合控诉方和辩护方提供的所有相关证据资料,以及被告人自身的全部供述和证据进行全面审查。如果被告人庭前供述与庭审中的陈述存在差异,且被告人无法给出合理的解释以证明翻供的正当性,或者其辩解与其他案件证据存在矛盾或冲突,法院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如果被告人的庭前供述能够得到其他证据的支持,并且与其他证据相互吻合,那么就应当采纳被告人的庭前供述作为判决依据。在此基础上,法庭还需要考虑被告人庭前供述是否与其它相关证据充分印证,以及被告人能否合理地解释他的翻供原因等因素,最终做出判决。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一般在判刑之前有先被羁押过的,若之后判处管制、拘役或者有期徒刑,那之前先行羁押的期限其实可以对刑期进行折抵。不过,若是被宣告缓刑的话,因为并非是实刑,而是对犯罪分子的一种考验,这样的情况下就算之前有被先行羁押,但是也不能对缓刑的日期进行折抵。
判处管制的,先前羁押一日抵2日,判处拘役、有期徒刑的:先期羁押一日抵1日。根据《刑法》第四十一条、第四十四条、第四十七条,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判处管制刑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二日〉。
-
羁押期间辩护律师是否能够探视
1、羁押期间,被羁押人员只能由律师探望。 2、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三十七条规定辩护律师可以同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会见和通信。其他辩护人经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许可,也可以同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会见和通信。 3、由上可知,犯罪嫌疑人
2024.06.18 22 -
刑事羁押可以翻供吗
刑事羁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前面的供述不真实的,可以翻供。公安机关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羁押期间,不得刑讯逼供、诱供,采用刑讯逼供等非法方法收集供述的,应当予以排除。
2020.09.14 161 -
在看守所羁押延长羁押期限是否合法?
一、在看守所羁押延长羁押期限是否合法? 在看守所羁押延长羁押期限是合法的,复杂案件可以申请延长期限。所谓超期羁押是指: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在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被采取强制羁押措施,超过法定期限的称之超期羁押。拘留羁押期限在公安机关最长37天
2024.05.20 25
-
侦查羁押期间的羁押时间
1.对犯罪嫌疑人逮捕后,不得超过2个月; 2.案情复杂、期限届满不能终结的案件,可以延长1个月; 3.对符合刑事诉讼法第126条规定情形的,可以延长2个月; 4.对犯罪嫌疑人可能判处十年有期徒刑以上刑
2021-09-29 15,340 -
缓刑之前被羁押的时间是否可以折抵考验期
不可以,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在看守所被羁押的时间不计算在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七十三条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二个月。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
2023-09-28 15,340 -
被公安局给羁押了,在外地临时羁押期间如何计算羁押期限的
一、刑事拘留,其拘留时间为1、一搬案件是公安3天,检察院7天,共10天;2、特殊情况下,公安机关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加检察院7天一共是14天。3、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
2022-08-04 15,340 -
先行羁押的羁押日期是否能折抵犯罪
先行羁押日期能够折抵刑期。具体的折抵情形如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十一条【管制刑期的计算和折抵】管制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二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
2021-10-13 15,340
-
01:25
羁押期最长多久羁押期限自公安机关拘留犯罪嫌疑人开始,历经公安机关侦查阶段、检察机关审查起诉阶段和人民法院审判阶段。 侦查阶段羁押期限分为拘留期限和逮捕期限。逮捕前拘留期限最长37天。逮捕前的37天被刑事案件律师称为刑事辩护的“黄金37天”,因为一旦犯罪嫌
1,100 2022.04.15 -
00:49
延长侦查羁押期限延长侦查羁押期限,具体情况如下: 1、犯罪嫌疑人逮捕后的侦查羁押期限不得超过二个月。案情复杂、期限届满不能终结的案件,可以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批准延长一个月; 2、因为特殊原因,在较长时间内不宜交付审判的特别重大复杂的案件,由最高人民检察院报
3,806 2022.05.11 -
01:31
羁押是什么意思羁押不是是一种单独的强制措施,是依附于拘留,逮捕之上的一种自然状态,指在一定的期限内对被拘留或逮捕的人限制人身自由的一种强制手段。羁押有利于防止犯罪嫌疑人毁灭证据、串供、逃跑、自杀等有利于保证侦查起诉审判工作的顺利进行。依据保障人权和无罪推
5,411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