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监视居住是否有时间限制,有没有法律规定

监视居住是否有时间限制,有没有法律规定

2023-10-12 16:07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内蒙古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3-10-12回复

专业分析:

监视居住有时间限制。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监视居住。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吴莉律师

广东天穗律师事务所

有。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丰培铭律师

天津东方律师事务所

监视居住有时间限制,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在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律师普法更多>>
  • 监视居住期间有限制吗
    监视居住期间有限制吗

    监视居住期间的限制: 1.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住处,无固定住处的,未经批准不得离开指定的居所; 2.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会见他人; 3.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 4.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 5.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

    2020.04.07 65
  • 监视居住的时间限制
    监视居住的时间限制

    监视居住的时限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具体的时间由公安机关根据实际情况判定。对符合取保候审条件,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能提出保证人,也不交纳保证金的,可以监视居住。

    2020.07.17 93
  • 监视居住期间有哪些限制
    监视居住期间有哪些限制

    监视居住期间的限制有:1.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执行监视居住的处所;2.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会见他人或者通信;3.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4.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5.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6.将护照等出入境证件、身份证件、驾驶

    2020.01.28 110
专业问答更多>>
  • 监视居住是否有时间限制

    1、监视居住有时间限制。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监视居住。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

    2022-11-04 15,340
  • 法律规定监视居住时有没有刑期限制

    监视居住是否算刑期,根据不同情况来判断。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住处,如果采取监视居住,这样的一种情况的话,监视居住的期间是不能够折抵刑期的,但是如果是在指定的居所监视居住的话,是可以折抵刑期。

    2023-08-20 15,340
  • 监视居住是否有时间限制的

    1、监视居住有时间限制。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监视居住。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

    2022-10-11 15,340
  • 监视居住是否有时间限制呢?

    1、监视居住有时间限制。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监视居住。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

    2023-07-19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监视居住的期限最长多久 01:24
    监视居住的期限最长多久

    监视居住的期限最长不能超过六个月。因为我国《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了: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在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监视居住。如果决定对犯罪嫌疑人采

    3,331 2022.04.15
  • 居间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01:12
    居间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居间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不能一概而论,因为居间合同属于合同的性质,当居间合同符合合同有效的条件时,便具有法律效力,反之则无。需要注意的是,《民法典》并未明文规定居间合同,但是在第九百六十一条中规定了中介合同,而居间合同又称中介服务合同。根

    2,189 2022.04.17
  • 民法典居住权规定有哪些 01:21
    民法典居住权规定有哪些

    民法典中的居住权是指,当事人对他人住宅享有的占有、使用的用益物权。 首先,居住权的设立需要采取书面形式订立居住权合同。该合同一般包括以下内容:当事人姓名或名称和住所、住宅的具体位置、居住的条件和相关要求、居住权持续的期限以及产生争议时的解决

    6,688 2022.05.11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