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争议纠纷工资举证责任在哪方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六条规定: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 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用人单位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 对于劳动争议案件中劳动者工资标准的举证责任在仲裁法中并没有明确,但我们可以根据现行的其他法律规定找到依据。 根据劳动部《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6条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书面记录支付劳动者工资的数额、时间、领取者的姓名以及签字,并保存两年以上备查。 用人单位在支付工资时应向劳动者提供一份其个人的工资清单。
一、所谓举证责任,是指当事人对其提出的主张有收集或提供证据的义务,并有运用该证据证明主张的案件事实成立或有利于其主张的责任,否则将承担其主张不能成立的风险。 二、确定劳动争议仲裁的举证责任,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按照劳动争议的性质确定相应的原则。 1、对因履行劳动合同和职工辞职、自动离职发生的争议,是一种平等主体关系之间的争议,应确定“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由申诉方负举证责任; 2、对因企业开除、除名、辞退职工发生的争议,这是一种隶属关系的争议,应确定“举证责任倒置”的原则,由作出决定的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 3、对因用人单位拖欠职工工资、拖欠职工福利待遇、拒为职工提供劳动安全条件和防护用品等发生的争议,这是一种由人身依附关系引起的争议, 也应确定“举证责任倒置”的原则,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
-
劳动争议中关于工资的举证责任
一般来说,当事人对于自己主张的事项负有举证责任,但在相关证据由对方掌握的情况下,存在举证责任倒置的期限。在劳动争议中,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
2020.07.08 274 -
劳动争议的举证责任
劳动争议仲裁的举证责任原则是:一是一律适用民事诉讼程序中的“谁主张,谁举证”原则,即由提出主张的一方当事人负举证责任;二对由双方隶属关系引起的劳动争议,如对企业开除发生的争议,应适用“举证责任倒置”的原则。
2020.09.03 215 -
劳动争议的举证责任有哪些
劳动争议仲裁的举证责任原则是:一是一律适用民事诉讼程序中的“谁主张,谁举证”原则,即由提出主张的一方当事人负举证责任;二对由双方隶属关系引起的劳动争议,如对企业开除发生的争议,应适用“举证责任倒置”的原则。
2020.02.02 101
-
劳动纠纷举证责任在谁
1、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 2、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 3、劳动者无法提供由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与仲裁请求有关的证据,仲裁庭可以要
2022-10-13 15,340 -
劳动争议中工资由谁举证责任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规定:有证据证明一方当事人持有证据无正当理由拒不提供,如果对方当事人主张该证据的内容不利于证据持有人,可以推定该主张成立。所以,对是否支付工资的劳动争议应
2022-11-28 15,340 -
劳动纠纷举证责任
法律在劳动纠纷的举证责任上是有不同的规定的,一般情况下劳动者起诉需要提供自己与单位之间成立劳动关系的证据和支持自己主张的证据,如你在公司的工作证,签到表、工资支付凭条等。如果是单位在证据提供上有明显的
2022-03-24 15,340 -
劳动关系纠纷争议的举证责任是怎样的?
劳动者应当证明与单位有事实的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否认双方的劳动关系的,应当提供证据。用人单位应当提供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用人单位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劳动争议是指执行劳动法律、法规、履行劳动合同
2021-12-24 15,340
-
01:16
欠款合同纠纷举证责任怎么分配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最新司法解释规定,出借人在提起民间借贷纠纷的诉讼时,需要向人民法院提交证明债权确实存在的证据。因此,在借款合同纠纷案件中,出借人负主要的证明责任,借款人负次要的证明责任。如果出借人无法提供,能够证明借款合同确实存在的证
1,117 2022.04.17 -
00:40
要工资属于劳动合同纠纷吗
要工资属于劳动合同纠纷。我国《劳动合同法》规定了本法的立法宗旨,包括明确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权利义务。那么,支付劳动报酬就属于用人单位的义务,获得劳动报酬是劳动者的权利,并且该法第一条特别强调了要保护劳动者的权益。要工资可能发生在劳动关系的履
1,913 2022.04.15 -
01:15
劳动合同争议解决方式有哪些
劳动合同是证明劳动关系存在的关键证据。而在劳动合同的订立和履行过程中,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的,这时候可以选择调解、仲裁以及诉讼的方式,解决劳动关系的争议问题。如果单位存在违法行为的,劳动者更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行政部门投诉
1,581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