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国家秘密载体应当通过什么方式进行?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传递国家秘密载体,应当通过机要交通、机要通信或者其他符合保密要求的方式进行。 国家秘密载体管理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制作国家秘密载体,应当由机关、单位或者经保密行政管理部门保密审查合格的单位承担,制作场所应当符合保密要求。 (二)收发国家秘密载体,应当履行清点、编号、登记、签收手续。 (三)传递国家秘密载体,应当通过机要交通、机要通信或者其他符合保密要求的方式进行。 (四)复制国家秘密载体或者摘录、引用、汇编属于国家秘密的内容,应当按照规定报批,不得擅自改变原件的密级、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复制件应当加盖复制机关、单位戳记,并视同原件进行管理。 (五)保存国家秘密载体的场所、设施、设备,应当符合国家保密要求。 (六)维修国家秘密载体,应当由本机关、本单位专门技术人员负责。确需外单位人员维修的,应当由本机关、本单位的人员现场监督;确需在本机关、本单位以外维修的,应当符合国家保密规定。 (七)携带国家秘密载体外出,应当符合国家保密规定,并采取可靠的保密措施;携带国家秘密载体出境的,应当按照国家保密规定办理批准和携带手续。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行为人向他人传递国家秘密载体的,应当通过符合法律规定的保密方式进行。根据我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实施条例》的规定,传递国家秘密载体,应当通过机要交通、机要通信或者其他符合保密要求的方式进行。
-
传递国家秘密载体应当通过什么方式
传递国家秘密载体应当通过机要交通、机要通信或者其他符合保密要求的方式进行。这也是为了加强保护国家秘密向外泄露的重要措施。若是携带外出,也要符合国家保密的规定,并采取可靠的保密措施。
2020.12.23 2,291 -
传递国家秘密载体应通过什么方式
传递国家秘密载体应当通过机要交通、机要通信或者其他符合保密要求的方式进行。 国家秘密载体管理应当遵守规定:制作国家秘密载体,应当由机关、单位或者经保密行政管理部门保密审查合格的单位承担,制作场所应当符合保密要求;收发国家秘密载体,应当履行清
2020.10.18 540 -
传递国家秘密载体应当通过什么
机要交通,机要通信,或者其他符合规定的保密措施。维修国家秘密载体,应当由本机关、本单位专门技术人员负责。确需外单位人员维修的,应当由本机关、本单位的人员现场监督;确需在本机关、本单位以外维修的,应当符合国家保密规定。
2020.01.26 861
-
传递国家秘密载体应当通过什么方式进行
传递国家秘密载体,应当通过机要交通、机要通信或者其他符合保密要求的方式进行。 国家秘密载体管理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制作国家秘密载体,应当由机关、单位或者经保密行政管理部门保密审查合格的单位承担,
2022-07-19 15,340 -
传递国家秘密载体应当通过什么机要通信
传递国家秘密载体应当通过机要交通、机要通信或者其他符合保密要求的方式进行。 机关、单位对承载国家秘密的纸介质、光介质、电磁介质等载体(以下简称国家秘密载体)以及属于国家秘密的设备、产品,应当做出国家秘
2021-12-27 15,340 -
销毁国家秘密载体应当履行什么手续
销毁国家秘密载体应当履行清点、登记、审批手续,并送交保密行政管理部门设立的销毁工作机构或者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指定的单位销毁。机关、单位确因工作需要,自行销毁少量国家秘密载体的,应当使用符合国家保密标准的
2022-11-08 15,340 -
秘密级国家秘密载体应当存放在哪里
1.秘密级国家秘密载体应当存放在符合国家保密标准的设施、设备中保存,并指定专人管理。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第二十一条国家秘密载体的制作、收发、传递、使用、复制、保存、维修和销
2022-11-11 15,340
-
01:19
商业秘密侵权行为四种体现方式根据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商业秘密侵权行为包括了: 第一,行为人通过盗窃、贿赂、欺诈、胁迫、电子侵入等不正当手段,非法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第二,行为人对外披露、擅自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自己通过非法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884 2022.04.17 -
00:53
原始国家秘密和派生国家秘密的区别原始国家秘密和派生国家秘密的区别如下:原始秘密强调的是对机关单位来说,某一具体的国家秘密事项是初次产生,在此之前该机关单位或者其他机关单位没有确定该事项属于国家秘密。而派生秘密则是针对的已定密事项,是对已定密事项进行使用,处理,加工后形成的
7,230 2022.05.11 -
01:07
过失泄露国家秘密罪量刑标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非国家工作人员违反保守国家秘密法的规定,过失泄露国家秘密,把自己掌管的或者知道的国家秘密泄露给不应当知道的人,侵害国家保密制度,情节严重的,就构成了过失泄露国家秘密罪。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可以知道,过失泄露国家秘密罪
1,760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