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合同违约责任的计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一般规定适用经济合同违约责任,具体规定如下: 《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和采取补救措施。 第五百七十八条规定,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示不履行合同义务的,对方可以在履行期限届满前请求其承担违约责任。 第五百八十五条第一款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违约造成的损失赔偿的计算方法。
《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第五百七十八条 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合同义务的,对方可以在履行期限届满前请求其承担违约责任。 第五百八十五条第一款 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经济合同的违约责任有如下相关内容: 1、违约责任包括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履行方式; 2、违约责任的履行方式具体体现在约定违约金、修理、重作、更换、退货、减少价款等条款中; 3、其他相关内容。
借款合同的违约责任形式大概有以下几种: 1、支付违约金,是当事人依照法律法规规定或者借款合同约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借款合同规定的义务时,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量的货币。 2、贷款人限期收回贷款,并在一定时期内停止发放新贷款。
-
合同的违约责任怎么计算?
处理合同违约责任的方式是:受损害方有权请求违约方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合同中对于违约赔偿进行约定的,按照合同约定处理。
2021.04.27 126 -
经济合同违约责任怎么规定
经济合同违约责任适用一般规定,具体规定如下: 《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 第五百七十八条规定,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合同义务的,
2021.01.01 136 -
合同违约责任怎么计算
违约责任承担方式。违约责任条款约定违约责任可由合同各方在合同里面作详细约定,对于延迟交付货物或者交付货款的可以约定延迟履行违约金。损失赔偿额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不得超过违反合同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
2021.02.06 159
-
什么是违约责任经济合同的违约责任有哪些相关
经济合同违约责任如下: 1、违约责任包括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赔偿损失; 2、违约责任的履行体现在约定的违约金、修理、重作、更换、退货、降价等条款中; 3、其他相关内容。
2021-12-21 15,340 -
经济合同违约赔偿应当怎么计算
经济合同违约赔偿的数额的计算方法: 1、经济合同当事人有约定违约赔偿的数额的计算方法的,按照约定计算; 2、没有约定的,可以按照实际损失进行计算。
2021-09-07 15,340 -
租房合同违约责任怎么计算
对于租房合同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有以下几种 (1)支付违约金.违约金:指合同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的,在合同债务人不履行或不适当履行合同义务时,向对方当事人支付的一定数额的金钱。 (2)损害赔偿.损害赔偿:
2022-05-08 15,340 -
<p> 经济合同法的违约责任应该谁负啊?
1.违约金计算公式:应支付的违约金违约价金×违约比例或违约金额×每天提取比例×迟交天数。支付赔偿金经济合同法的违约责任所谓赔偿金,是指经济合同()当事人由于一方违约并给对方造成损失,如果支付违约金后仍
2022-07-09 15,340
-
01:05
合同违约金如何计算合同违约金上限
需要注意的是,合同的违约金是一种约定的违约责任。因此,违约金诞生于双方的事先约定,违约金的具体内容,也要按照双方的具体约定内容来执行。也就是说,要计算违约金,就要看双方在合同中写明的具体要求。如果双方约定违约金是合同标的10%的,就可以按照
1,371 2022.04.17 -
01:22
合同怎样约定违约责任
违约责任,即当事人没有履行合同义务,或履行合同义务与约定不一致,而依法要承担的民事责任。 我国法律规定,在合同中,如果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等的,需承担继续履行、或采取补救措施、或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违约责任可以让合同的当事人在合同里做具体的
1,434 2022.04.17 -
01:11
合同违约责任条款
首先,违约责任有三种基本形式,即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和赔偿损失。当然,除此之外,违约责任还有其他形式,如违约金和定金责任。其中,继续履行也称强制实际履行,是指违约方根据对方当事人的请求继续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的违约责任形式。采取补救措施作为
3,812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