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离婚前,将属于自己的物品带走是否合适?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在离婚前将属于自身的私人物品提前撤出本是合情合理的行为。这些私人财物属于婚姻关系中某一方的专属个人财产,这意味着该方享有对之全面且独立的所有权以及自由支配权。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明文规定,以下几类应属私人财物的范畴并构成一方的个人债务:首先便是一方在婚姻缔结前所获取的个人资产;其次是一方由于遭受人身伤害而从相关机构获得的赔偿费用或补偿性收入;再次是在遗赠协议或者赠与授权书中明确归属于该方的财产所有权;最后便是一方仅用于日常生活所需的日用品等等。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为夫妻的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工资、奖金、劳务报酬,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知识产权的收益,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但是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夫妻对共同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 根据第一千零六十三条,下列财产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一方的婚前财产,一方因受到人身损害获得的赔偿或者补偿,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离婚前自己物品提前拿走是可以的,自己物品属于一方个人财产,个人对其具有所有权和处分权,法律规定是属于一方个人债务的有:一方的婚前财产;一方因受到人身损害获得的赔偿或者补偿;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等。
擅自拿回自己物品不属于违法,具体如下:1、如果当时他人对该财物有合法占有权的,拿回自己的东西算偷,如果数额较大的,构成盗窃罪,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如果属于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一般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2、按照法律规定,如果未经他人允许,闯入他人住宅可能构成非法侵入住宅罪,拿回自己的东西不违法。
-
自己的钱属于婚前财产吗
婚前自己的手偶如属于婚前财产。婚前财产归个人所有,是以结婚证的登记日期为限,登记日期以前归你个人所有,登记日期以后双方所得的财产为夫妻共同财产,范围是双方的工资、奖金,继承所得财产(遗嘱特别指定为个人财产的除外)及各种收益。如果双方有书面约
2021.04.10 102 -
他人自带淫秽物品是否合法?
自己携带少量自用淫秽物品不违法,但是有违道德。不以牟利为目的,在社会上传播淫秽的书刊、影片、录像带、录音带、图片或者其他淫秽物品,情节严重的会构成传播淫秽物品罪,是违法的。
2020.05.17 171
-
2022年离婚前自己物品提前拿走可以吗
1、依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个人对个人的财产拥有处置的权利,所以在离婚前是可以将自己个人的财产拿走的,而认定个人财产是非常重要的。 2、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夫妻一方的财产: (一)一方的婚前财产 (二)
2022-11-11 15,340 -
自然人独资公司是否可以将自己带走?
1、承包协议合法有效,应当依照承包协议执行。2、如果承包协议中未约定你有权变更经营地址,你无权私自变更。变更经营地址需要办理变更手续,不能擅自变更,更不能擅自将公司物品拉走。3、派出所让你交出物品,你
2022-03-23 15,340 -
如何知道自己携带走私物品或毒品是否犯法?
严格说,主观上都必须明知。但法律上的明知与你自己所说的知道无直接关系,一般是根据证据进行认定是否是应当知道。
2022-10-02 15,340 -
自己不出庭是否属于离婚
不属于,你直接诉讼解决争取你的合法权益,自己出庭效果不明显,最好是委托先夫妻协商,不成的向法院起诉离婚,本律师为诉讼代理人协助指导你收集证据起诉离婚并向法院争取你的合法权益,
2022-03-07 15,340
-
01:15
自己吸毒属于违法还是犯罪
自己吸毒属于违法,不构成犯罪,不会判刑。吸毒是违反治安管理规定的违法行为,具体的处罚为: 1、对于吸毒的人,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并处二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2、对吸毒成瘾者需要实施强制戒毒,强
644 2023.01.04 -
01:16
婚前首付婚后自己还贷房子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吗
根据我国婚姻法司法解释规定,婚前首付由一方支付,产权登记在首付款支付一方名下,就算婚后是由双方以夫妻共同财产还贷的,这项房产也属于首付款支付一方所有,而不是夫妻共同财产。因此,婚前首付以及婚后房贷都是以自己的财产支付的,房产更加不会属于夫妻
2,752 2022.04.15 -
01:14
欺骗他人或者朋友将财物拿走,是否会坐牢
欺骗他人或者朋友将财物拿走,不一定会坐牢,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虚构事实或者陷阱,使他人陷入错误,并获取他人财物占为己有,数额较大,就涉嫌构成诈骗罪,数额较大的标准为3000元以上,发达地区如珠三角、长三角、北上广等城
849 2022.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