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养什么猴子不犯法,法律依据是什么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猴类至少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不允许私人饲养,个人养猴子作为宠物是违法的。会被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具体体情节判定。 但是如果是专门靠养猴子为生的话,必须办理专门的证件,根据《野生动物保护法》,饲养猴类必须取得省级林业部门的《驯养繁殖许可证》,申请《驯养繁殖证许可证》必须要有相应的固定场所、设施、资金、技术人员以及饲料来源的证明,否则养猴子的行为都是违法的。 需要提醒的是,猴子是一种情绪波动很大的动物,如果笼养,就失去了宠物的意义;如果牵着养,则需要很好的驯猴技巧,否则容易发生逃跑和伤人的情况。您清楚了吗?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管理办法》 第二条从事驯养繁殖野生动物的单位和个人,必须取得《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以下简称《驯养繁殖许可证》)。没有取得《驯养繁殖许可证》的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野生动物驯养繁殖活动。 本办法所称野生动物,是指国家重点保护的陆生野生动物;所称驯养繁殖,是指在人为控制条件下,为保护、研究、科学实验、展览及其他经济目的而进行的野生动物驯养繁殖活动。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中国养猴子没有证件是犯法的。可以到当地林业管理部门办理了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以后,就可以饲养国家二级保护以下的猴子种类。需要提醒的是,猴子是一种情绪波动很大的动物,如果笼养,就失去了宠物的意义;如果牵着养,则需要很好的驯猴技巧,否则容易发生逃跑和伤人的情况。
养猴子必须取得省级林业部门的《驯养繁殖证许可证》,必须要有相应的固定场所、设施、资金、技术人员以及饲料来源的证明,如果符合上述条件,则饲养猴子就不违法;如果没有取得《驯养繁殖证许可证》,擅自饲养猴子的则是违法的,因为猴子不论哪种都是我国的保护动物,私人不得擅自饲养。
-
-
不抚养孩子能否起诉,法律依据是什么
不抚养孩子能起诉。 《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七条规定,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 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 第一千
2021.06.26 100 -
什么算子女抚养费法律依据
子女抚养费法律依据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权问题的意见》第7条规定:夫妻双方离婚后,孩子的抚养费可按以下标准支付: 1、支付方有固定收入的,抚育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育费的,比
2024.06.26 29
-
在中国境内养只猴子犯法吗
我们大家都知道,随着经济的发展,导致环境变化严重,各种动物濒临灭绝,我们经常在家中饲养猫狗,但有些人喜欢挑战自我,比如饲养宠物蛇、蜥蜴,甚至是猴子,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猴子种类繁多,需要办理证件才
2023-10-26 15,340 -
什么是犯罪中止的法律依据
就是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了犯罪,并非是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法律依据是刑法规定。
2022-10-24 15,340 -
累犯依据什么法律
对于累犯的法律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 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和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除外。
2023-12-19 15,340 -
申请国家赔偿的依据是什么,有什么法律依据
按照法律规定,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过程中,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受害人可以申请国家赔偿。具体依据:《国家赔偿法》第三条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职权时有下列
2022-07-07 15,340
-
01:11
合同无效的法律依据有什么合同无效的法律依据包括以下几点: 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2、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3、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
5,442 2022.11.23 -
01:00
电子合同的法律依据是电子合同的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电子合同是双方或多方当事人之间,通过电子信息网络以电子的形式,达成的设立、变更、终止财产性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电子合同的标的可以为交付商品,也可以为提供服务。电子合同当事人对交付商品或者提供
1,895 2022.04.17 -
01:11
抚恤金的分配有什么法律依据抚恤金的分配的法律依据有: 1、可按照民政部、人事部、财政部《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及离退休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发放办法的通知》的相关规定,执行分配。 2、可以按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人事部、民政部、财政部发布的《关于事业单位民间非营利组织工作人
2,357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