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丧葬费赔偿问题的探讨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工人丧命后有丧葬费,还有抚恤金。【2】丧葬费补贴金用来支付工人丧命后处置丧葬时花费。丧葬费不够时,由另一半和娃儿商量解决。【3】抚恤金作为死者遗产处置。死者有遗愿的,按遗愿继承。【4】死者生前无遗愿的,按法定步骤继承人继承,通常是平均分割。对于抚恤金法定继承问题,尽量商量解决。丧命人生前抚养人能够适当多分些,生活不能自理的,适当多分些。
1、对于死亡抚恤金,其是死者所在单位等给予死者近亲属和被扶养人的生活补助费,含有一定精神抚慰的内容。由于死亡抚恤金发生于死者死亡后,所以不属于遗产,这一点可以明确。 2、对于抚恤金的分配:法律对此并无明确的规定,因此,如果死者所在单位对抚恤金的给付对象有规定,则按规定处理;如果没对给付对象作出规定,则应属于近亲属共有。当事人要求对该抚恤金进行分割在法律上属于对共有财产的析产。 这里的近亲属主要指死者的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抚恤金虽然不属于遗产,但在处理时会按遗产继承人顺序进行分配,第一顺序是配偶、父母、子女,其他人员是第二顺序,如果没有第一顺序的人员,抚恤金才在第二顺序的人员中分配。 在具体分割上,由各当事人协商解决,如果实在协商不成,也可向法院起诉。法院一般按照均等分割原则处理抚恤金,同时也会酌情考虑各近亲属的客观情况进行分割。 3、对于丧葬费:丧葬费本是亡者家属因安葬亡者而支出的费用,是实际支出的费用,应当是给实际支付人的,不存在继承的问题。
-
交通事故丧葬费问题
交通事故丧葬费是指的道路交通事故致人死亡,受害人家属为处理死者的丧葬等后事而需支付一定的费用。丧葬费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以六个月总额计算。
2021.02.02 167 -
交通事故赔偿丧葬费如何确定的相关问题。谢谢了。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7条规定,“丧葬费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以六个月总额计算。”根据上述规定,丧葬费的计算以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为标准。受诉法院所在地一般
2024.06.11 31 -
丧葬费、抚恤金的领取问题
拿着死亡证明到社保局领取。 职工因工死亡,其直系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一)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二)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
2024.05.23 26
-
丧葬费给一级丧葬费赔偿问题
1、工亡赔偿按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进行赔偿。主要有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其中丧葬费是按照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个月计算。2、标准及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九条职工
2022-10-19 15,340 -
定西地铁相关赔偿问题探讨
在对地铁征收进行补偿时,需要先确定征收的是房屋还是土地。房屋征收和土地征收适用的法律法规不同,因此补偿方式也不同。 1. 对于集体土地上房屋的征收拆迁,适用的法律是《土地管理法》及各地政府依据该法制
2024-11-05 15,340 -
有关彩礼的法律问题探讨
在中国,2022年索求彩礼行为并不违反法律法规。虽然我国现行法律体系并未明文禁止向伴侣支付或索回彩礼,但法律已严厉禁止借助缔结姻缘之机变相勒索财务。不过,我国法律禁止的是利用婚约强行索要超出合理范畴的
2024-11-09 15,340 -
芜湖:关于梨树占用赔偿问题的探讨
根据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八条,对于被征收的梨树,其征收补偿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及时足额支付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农村村民住宅、其他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等的补偿费用,并应安排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征收农用地
2024-11-15 15,340
-
01:12
医疗事故丧葬费如何赔偿《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规定,医疗事故的丧葬费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当地的平均丧葬费用进行计算,具体则包括存尸费、尸体运转费、尸体整容费、火化费、寿衣费等费用,出于安抚患者家属的情绪的考虑,丧葬费用可以略高于当地的平均水平,但是若因为患者家属大操
2,093 2022.04.17 -
01:11
新丧葬费标准新丧葬费标准如下:丧葬费是上年度本省城镇居民月可支配收入的2倍,因此,从2021年9月1日开始,丧葬费就等于2倍的当地月可支配收入。从以往各地区标准不统一,有的包干,有的挂钩,最终实现了与当地月支配收入相挂钩的统一模式,更加清晰、明了,也更
4,604 2022.04.17 -
00:57
先销户还是先取丧葬费先销户而不是先领取丧葬费。人死后当然是先销户口,只有注销了户口才能领取丧葬费,不注销户口是领不了丧葬费的。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知,公民死亡,城市在葬前,农村在一个月以内,由户主、亲属、抚养人或者邻居向户口登记机关申报死亡登记,注销户口。公民如
59,319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