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视权答辩卷范文格式是怎么的?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探视权答辩卷范文如下:原告:周××,男,1963年×月×日生,汉族,北京市,××公司职工,住北京市海淀区××路××号××小区×单元×号。 被告:王××,女,1969年×月×日生,汉族,北京市人,住北京市朝阳区××路××号××小区×单元×号。 诉讼请求: 准予原告每月探望婚生女儿周小×两次,具体方式为每月第二及第四个周五下午由原告至学校将周小×接回原告住处,周一上午自行送周小×返校。寒暑假由原被告轮流抚养。 事实与理由: 2000年6月×日,原被告因感情不和,自行至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政府婚姻登记处协议离婚,当初商定婚生女儿周小×由被告抚养。但对于原告的探望权未作约定。 原告每每要求探望周小×时,均被被告以各种理由拒绝,或故意造成各种阻碍,严重影响原告与周小×的父女亲情。 为维护原告合法权益,特诉至人民法院,请求依法支持原告的诉请。 此致 ××法院 具状人:周×× ×年×月×日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一)标题所有法律文书的标题都是居中书写,答辩状也不例外,其书写形式一般为xx答辩状,民事诉讼的就写民事答辩状,行政诉讼的就写行政答辩状,二审中可以写成二审答辩状或者二审被上诉人答辩状。注意:标题居中。 (二)答辩人情况答辩人基本情况的书写分为几种情况:1.答辩人是自然人的,应写明其姓名、性别、年龄、民族、籍贯、职业、住址、所在单位等等。若答辩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则应在其信息后,写明法定代理人的基本信息,并注明与答辩人的关系。2.答辩人是公司或者法人的,应书写该公司的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的姓名及其职务。3.委托律师进行诉讼的,应在以上两项后书写律师的姓名、律师所属律所的名称。注意:不同情况的书写方法不同;被答辩人信息可写可不写;空两格书写。 (三)答辩原因答辩原因的格式化语言一般为:因被答辩人诉答辩人xx一案进行答辩,或者因被答辩人诉答辩人xx一案,提出答辩如下。 (四)事实和理由答辩状中的事实与理由主要内容是,针对原告或者上诉人提交给法院的起诉状或上诉状当中的诉讼请求及所阐述的事实和理由进行反驳。 (五)送交的法院该处法院的名称就是送达传票法院的名称。 (六)答辩人的落款、时间自然人直接书写姓名及时间即可。公司或法人应该进行签字、盖章和书写时间。 (七)附件附件部分主要书写答辩状副本xx份,证据xx份,答辩人xx申请书xx份等等。
包括辩护人基本信息。辩护人认为原告的诉讼请求应予驳回,理由如下:原告抚养孩子不利于其健康成长。孩子随被告生活更有利于孩子的教育和成长。原告诉求无法律依据。辩护人认为原告的诉讼请求无任何事实根据和法律依据,依法应予驳回。辩护人签字,日期。
-
探视权答辩卷怎么写
探视权答辩卷范文如下:原告**,女,**年*月*日出生,身份证号:**,汉族,住**市**区**路**号**室,电话:**。 被告**,男,**年*月*日出生,身份证号:**,汉族,住**市**区**
2022-07-04 15,340 -
探视权答辩卷该怎么写
探视权答辩卷范文如下:原告**,女,**年*月*日出生,身份证号:**,汉族,住**市**区**路**号**室,电话:**。 被告**,男,**年*月*日出生,身份证号:**,汉族,住**市**区**
2022-06-30 15,340 -
探望权答辩状范文,探望权答辩状范文
要注意的应该就是这些,如果需要,就直接将相关信息填入其中即可。探视权是离婚后,没有直接抚养子女的父亲或母亲应有的权力,除非他曾经做过虐待子女或者吸毒这样的不好的事情,否则是不能剥夺他们的这项权力的。法
2021-08-19 15,340 -
离婚答辩状格式答辩状范文
答辩人:姓名___性别_____年龄___民族___职务___工作单位________住址______________电话___ 答辩人因与被答辩人××离婚纠纷一案提出答辩如下: 1、答辩人与原告的
2022-03-23 15,340
-
01:31
探视权怎么起诉
首先,在离婚时,夫妻双方应当就子女的抚养问题,以及离婚后探望问题达成一致的协议。根据我国婚姻法的规定,离婚后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并不会就此结束。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父母有权行使探望权,继续享受与子女之间的亲子权利。因此,根据相关司法解释规定,如
2,547 2022.04.17 -
01:19
怎样约定探视权
探视权,在我国婚姻法中主要表述为探望权。探望权主要就是指,父母双方在离婚之后,不直接抚养未成年子女的一方能够按照约定或者法定的时间,探望该名未成年子女。探望权是法定的亲子权利,除非不直接抚养未成年子女的一方,存在严重侵害未成年子女的行为,一
1,431 2022.04.17 -
02:00
探望权执行的方式是什么
探望子女的方式和频率由夫妻双方离婚时自行协商决定,如果协商不成的,可以起诉到人民法院,由人民法院进行判决。根据我国婚姻法的规定,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也就是说,父母对子女的抚养和探望既是权利,也是义务,父母离婚后,无论子女
1,105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