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口本期限到底多长时间了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户口本是长期有效的。 户口簿是指登记住户人员姓名、籍贯、出生年月日等内容的薄册。中国的户口簿,是全面反映住户人口个人身份、亲属关系、法定住址等人口基本信息的基本户政文书。 一、居民户口簿具有证明公民身份状况以及家庭成员间相互关系的法律效力,是户口登记机关进行户籍调查、核对的主要依据。户口登记机关工作人员进行户籍调查、核对时,户主或本户成员应主动交验居民户口簿。 二、户主对居民户口簿应妥善保管,严禁私自涂改、转让、出借。如有遗失,须立即报告户口登记机关。 三、居民户口簿登记权属于户口登记机关,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簿上作任何记载。 四、本户如有人员增减或者登记事项发生变动,应持居民户口簿到户口登记机关申报登记。 五、全户迁出户口管辖区的,应向户口登记机关缴销居民户口簿。 户口本期限问题介绍如上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户口从迁移到落户没有固定的时间,主要看这几方面耗费的时间: 1、官方处理事情的效率和手续复不复杂; 2、扣除官方节假日不上班的时间; 3、往返派出所所花的时间; 4、准备材料的时间。这些时间都是不固定的。
1、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中止妊娠后六个月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 2、判决不准离婚和调解和好的离婚案件,没有新情况、新理由,原告在六个月内又起诉的,不予受理;被告起诉的,不受该期限限制。 3、因胁迫结婚的,受胁迫的一方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或人民法院请求撤销该婚姻,该请求应当自结婚登记之日起一年内提出;被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当事人请求撤销婚姻的,应当自恢复人身自由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
劳动合同期限到底是多长时间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的劳动合同期限可以分为三类: (一)有固定期限,即在合同中明确约定效力期间,期限可长可短,长到几年、十几年,短到一年或者几个月。 (二)无固定期限,即劳动合同中只约定了起始日期,没有约定具体终止日期。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可
2020.04.14 117 -
死刑复核期限到底有多长时间
死刑复核的期限一般为两个月以上。司法实践中,对重大敏感案件,最高法院复核时间很短,有的用不到一个月,而通常,死刑复核程序一般要两个月以上,个别的案件核准甚至需要数年。
2020.12.29 98 -
法院强执期限到底是多长时间
法院强制执行例行期限是两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
2020.05.18 84
-
改户口到底要多长时间?
1、申请人的书面申请; 2、《户口簿》和《居民身份证》; 3、证明年龄错误的原始凭证材料(如出生证明、原始户籍登记资料、单位档案、学籍档案等最早记载出生日期的原始材料等)。
2022-08-10 15,340 -
结婚到底多长时间不可以注销户口本
半小时就可以了、照片到你们彼此一个人的户口所在地的县民政局办公大厅,我们当时就是我爱人的户口本不需要,就不会有麻烦,她也是打印了户籍证明),你们要照一寸照片和两寸合照,当时我也是集体户口,你拿着你的身
2022-03-27 15,340 -
补办户口本的时间到底是多久
居民的《居民户口簿》丢失、被盗后,户主本人应及时向派出所报告,并提出补发的书面申请(本户的所有成年成员都须在申请上签名)。户主因为其他原因不能前往派出所申请办理的,应当出具书面委托申请,并签名捺印,被
2022-06-04 15,340 -
工伤申请期限到底是多长时间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规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
2022-06-28 15,340
-
01:12
无期徒刑的期限是多长时间
无期徒刑的期限是十三年至无期限服刑。 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监狱或者其他执行场所执行;凡有劳动能力的,都应当参加劳动,接受教育和改造。无期徒刑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低于十三年。 无期徒刑,是剥夺罪犯终身自由的刑罚,是对严
1,720 2022.04.25 -
01:11
案底多长时间能消除
案底又被称为“犯罪记录”或者“犯罪案底”,它针对的是某个人过去所触犯的法律罪名或者与之有关的犯罪行为记录,在中国,目前是无犯罪记录可以消除制度,犯罪的案底会伴随着当事人终生,且永远不会消除;留底的犯罪档案一般存放在公安部门进行保存的。 根据
1,066 2022.04.15 -
00:57
借条的期限是多长时间有效
借条是不存在有效期限的。借条生效后,应当永久具有法律效力,不会因一定的时间丧失法律效力,借条存在以下情形的,应当具有法律效力: 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意思表示真实; 3、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2,523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