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方对合同事实异议的诉讼时效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单方面终止合同异议的诉讼时效有下列规定:当事人对终止合同有异议的,任何一方都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确认终止行为的有效性。诉讼时效一般为三年,但终止异议适用于三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二条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 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事由。解除合同的事由发生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五条当事人一方依法主张解除合同的,应当通知对方。合同自通知到达对方时解除;通知载明债务人在一定期限内不履行债务则合同自动解除,债务人在该期限内未履行债务的,合同自通知载明的期限届满时解除。对方对解除合同有异议的,任何一方当事人均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确认解除行为的效力。 当事人一方未通知对方,直接以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方式依法主张解除合同,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确认该主张的,合同自起诉状副本或者仲裁申请书副本送达对方时解除。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以持续履行的债务为内容的不定期合同,当事人可以随时解除合同,但是应当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对方。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对单方解除合同异议的诉讼时效的规定有:对于合同解除权而言,是没有诉讼时效的。当事人必须在规定的除斥期间内行使合同解除权。除斥期间是指法律规定某种民事实体权利存在的期间。权利人在此期间内不行使相应的民事权利,则在该法定期间届满时导致该民事权利的消灭。
对于合同解除权而言,其是没有诉讼时效的。当事人必须在规定的除斥期间内行使合同解除权。除斥期间是指法律规定某种民事实体权利存在的期间。权利人在此期间内不行使相应的民事权利,则在该法定期间届满时导致该民事权利的消灭。
-
合同异议诉讼时效
我国的诉讼时效中止的效力,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后,时效期间继续计算。中止前已经进行的时效仍然有效,中止时效的法定事由消除后,继续以前计算的诉讼时效至届满为止。如果法定事由的消除发生在诉讼时效最后6个月内,诉讼时效届满则为中止事由消除后满6个
2022.04.13 644 -
关于合同解除异议的诉讼时效问题
对单方解除合同异议的诉讼时效有下列规定:当事人对解除合同有异议的,任何一方当事人均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确认解除行为的效力,诉讼时效一般是三年,但解除异议适用的是除斥期间,一般是三个月。
2021.04.22 201
-
合同异议期的诉讼时效是多长时间
根据通说的理由的那个逻辑,债权人的担保权在主债务到期之前就存在了,所以签订担保合同时如果担保无效,到期之前担保权就受到了侵害,赔偿责任的诉讼时效的起点应该是合同签订日,因此通说的理由无法支持结论。其实
2022-08-16 15,340 -
对工伤鉴定异议诉讼时效
职工或者其近亲属、用人单位对不予受理决定不服或者对工伤认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2022-08-08 15,340 -
劳动争议仲裁时效与诉讼时效的异同
劳动仲裁时效与诉讼时效的异同:仲裁时效的性质虽与诉讼时效存在一致性,但由于在具体法律规定上略有不同,二者在适用上存在差异。相同处: (1)都是指权利不行使并达到一定期间而丧失法律保护的制度。 (2)都
2022-04-03 15,340 -
谁知道无合同仅有对账单诉讼时效的事??
超过两年的,已经超过诉讼时效了。现在发一份账单催要,不重新诉讼时效。
2022-08-10 15,340
-
01:16
反对解除合同诉讼时效
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我国的民事诉讼时效为3年。从权利受害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犯之日起开始计算。最长的诉讼时效为20年。诉讼时效是指,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未在法律规定的期间内,行使相应的权利,对方当事人就可以提出诉讼时效抗辩权
1,241 2022.04.17 -
01:00
合同诉讼时效
合同的诉讼时效是三年,这是民法典的一般规定。对于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以及技术进出口合同,就要执行特殊的规定。这时候就不能适用一般的诉讼时效规定。但是一般来说,针对普通的合同纠纷,法院还是会按照民法典第188条的规定,执行三年的诉讼时效。需要注意
2,409 2022.04.17 -
01:33
保证合同的诉讼时效
保证合同的诉讼时效为三年。根据民法典的规定,普通诉讼时效为3年,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犯之日起计算。保证合同的诉讼时效不属于特殊诉讼时效,因此其诉讼时效为3年。诉讼时效期间从债权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算。其中一般保证和连带
2,077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