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人员失职罪立案条件是什么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国有企业人员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国家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或造成单位破产,停业、停产一年以上,或者被吊销许可证和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解散的;或其他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应当立案追诉。 2、《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 第十五条[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员失职案(刑法第一百六十八条)]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造成国家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 (二)造成有关单位破产,停业、停产一年以上,或者被吊销许可证和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解散的; (三)其他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情形。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国有企业人员失职罪的立案条件是,如果使国家直接经济损失高于五十万元的;使有关单位破产,停业、停产一年以上的;或者有其他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情形的,应当予以立案。
国有企业人员失职罪的成立条件: 1、国有企业人员失职罪的主体限于国有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 2、主观上表现为间接故意或过失; 3、侵害的客体是国有公司、企业财产权益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4、客观上表现为国有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或者滥用职权,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
国有企业人员失职罪立案标准是什么?
国有企业人员失职罪立案标准是: 1、造成国家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 2、致使国有公司、企业停产或者破产的。 3、造成恶劣影响的。 4、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可以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可以
2020.10.27 180 -
国有企业人员失职罪的条件
满足以下条件会构成国有企业人员失职罪: 1、主观上只能由间接故意与过失构成; 2、犯罪主体为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 3、犯罪客体是国有公司、企业财产权益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4、客观上表现为由于严重不负责任或者滥用职权,造
2020.04.12 91 -
国有企业人员失职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国有企业人员失职罪立案条件: (一)造成国家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 (二)造成有关单位破产,停业、停产一年以上,或者被吊销许可证和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解散的; (三)其他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情形。
2020.04.08 120
-
企业人员失职罪案件立案条件是什么?
(一)造成国家直接经济损失50万元以上的;(二)造成有关单位破产、停业、停产一年以上,或者被吊销许可证、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解散的;(三)造成国家利益重大损失的其他情形。
2021-12-21 15,340 -
什么是国有企业人员失职罪的立案条件是什么
1、客体要件。 本罪的客体是国有公司、企业财产权益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国有公司、企业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国有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背离市场活动的基本原则,徇私舞弊必然会使国有公司、
2022-11-07 15,340 -
国有企业人员失职罪的成立条件是什么?
国有企业人员失职罪的成立条件: 1、国有企业人员失职罪的主体限于国有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 2、主观上表现为间接故意或过失; 3、侵害的客体是国有公司、企业财产权益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4、客观上
2023-09-05 15,340 -
国有企业人员失职罪的成立条件是什么
1、客体要件。 本罪的客体是国有公司、企业财产权益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国有公司、企业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国有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背离市场活动的基本原则,徇私舞弊必然会使国有公司、
2022-10-11 15,340
-
01:32
企业设立需要什么条件
根据《公司法》的相关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应该要具备以下的条件: 1、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人数,要符合法定的人数要求; 2、必须是公司全体股东认缴的出资额; 3、公司章程必须是由公司的股东共同制定的; 4、有确认的公司名称,并且具有符合
7,624 2022.04.15 -
00:52
失火罪立案条件是怎样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如果过失引起火灾,并且具备以下条件的,应当立案处罚。条件一:过失引起的火灾导致一人以上死亡,或者超过三人重伤。条件二:过失引起的火灾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经济损失五十万元以上的。条件三:过失引
1,406 2022.04.17 -
00:55
遗弃罪立案条件是什么
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条的相关规定,遗弃罪立案条件为: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的义务却拒绝扶养,且情节恶劣的。 上述所提及的情节恶劣是区分遗弃罪与非罪的一个重要界限。根据我国司法的实践经验,遗弃行为情节恶
676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