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被骗朋友办了分期手机然后不还会坐牢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手机分期长久不还的,另一方有权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你还钱。民事裁判奏效后,仍拒不履行裁判义务的,另一方有权申请强制执行。若有本领还钱而拒不还钱的,可能牵涉刑事犯罪(拒不执行裁判罪)。
《民法通则》 第八十四条债是按照合同的商定或者依照法律的限定,在当事人之间产生的特定的权利和义务关系。享有权利的人是债权人,负有义务的人是债务人。债权人有权要求债务人按照合同的商定或者依照法律的限定履行义务。《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二十四条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裁判、裁定,以及刑事裁判、裁定中的财产部分,由 第一审人民法院或者与 第一审人民法院同级的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执行。法律限定由人民法院执行的其他法律文书,由被执路人住所地或者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执行。《刑法》 第三百一十三条【拒不执行裁判、裁定罪】对人民法院的裁判、裁定有本领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职责人员,依照前款的限定处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偷手机如果手机数额价值较大以盗窃罪定罪论处,要追究刑事责任,行为人会坐牢,价值较小的,不构成犯罪,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偷手机如果手机数额价值较大以盗窃罪定罪论处,要追究刑事责任,行为人会坐牢,价值较小的,不构成犯罪,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
手机分期不还会坐牢吗?
手机分期不还钱也不会坐牢,如果买方无法偿还,卖方可以去法院进行起诉,但是买方不会被通缉坐牢。如果买方偿还分期购买手机的钱,买卖双方之间的纠纷就属于民事纠纷。民事纠纷应当通过民事诉讼程序解决,而不是通过刑事诉讼程序。
2021.03.16 223 -
女朋友分手寻死死了我坐牢吗
一般情况下是不用负刑事责任的,因为情侣不是法律关系。没有法律上的救助义务。但也有例外,可能构成不作为犯罪。 1、女友在男友家自杀,男友在场有能力救助而不救助,此时由于男友对此空间有排他的支配力,此时有救助义务。 2、男友言语教唆女友自杀,则
2021.01.16 374 -
借了朋友的钱不还会坐牢吗
欠钱不还属于民事纠纷案件,不属于刑事案件,因此不会坐牢的。过期不还,如果债权人向法院起诉,法院会判决欠债人还钱,如果有条件还钱而不还,属于恶意欠债,法院会依法强制执行。
2020.04.02 469
-
骗了朋友几百块会不会坐牢
根据您的描述,涉嫌诈骗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
2022-03-19 15,340 -
分期手机不还款会坐牢吗
分期手机不还款一般不会坐牢,这属于民事纠纷,当事人分期后不还款经过债权人合理催收后依旧不还款会被起诉至人民法院,但是经起诉判决后,拒不执行生效判决情节严重的,可能会被拘留。
2021-12-28 15,340 -
朋友欠钱不还会坐牢吗
【1】这是民事案,法院会判决你朋友还钱的。不会坐牢。【2】如果在判决书生效后,在限期内不还钱,债主会申请法院强制执行。【3】如果你朋友还是不还钱,躲闪,逃避,法院会想法堵上你朋友,给予拘留几天处罚。直
2023-02-13 15,340 -
手机分期付款不还会坐牢吗?
1、手机分期付款不还,属于民事纠纷,不会追究刑事责任坐牢的。 2、债权人向法院提起诉讼胜诉之后,如果债务人在履行期未履行法院判决,债权人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3、法院在受理强制执行时,会依法查询债务
2022-04-13 15,340
-
01:21
被朋友借钱不还怎么办当事人双方的借贷关系没有借条的时候,债权人可以举证,证明债权人确实借钱给了债务人,例如是线上转账的话,应该有相应的流水,这个是可以作为证据的,如果有第三人在场的话,也可以作为证人,出庭作证。但是如果债权人没有任何证据,证明自己借钱给债务人,
1,031 2022.04.17 -
01:04
网贷逾期不还会坐牢吗网贷逾期不还一般不会坐牢。因为这属于民事纠纷。但是如果存在恶意逃债,有骗取贷款的故意的,则可能构成骗取贷款罪、贷款诈骗罪;如果贷款不还被起诉了,且拒不执行法院的判决情节严重的,则会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这些情况都是需要坐牢的。根据相关法
14,205 2022.04.17 -
01:14
欺骗他人或者朋友将财物拿走,是否会坐牢欺骗他人或者朋友将财物拿走,不一定会坐牢,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虚构事实或者陷阱,使他人陷入错误,并获取他人财物占为己有,数额较大,就涉嫌构成诈骗罪,数额较大的标准为3000元以上,发达地区如珠三角、长三角、北上广等城
917 2022.04.25